母亲小传

2022-03-01 22:31:27
母亲小传作文1500字

我的母亲,出生于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寮车头村。外祖父与外祖母都是普通农民,没有收入,只靠种田来养活一家人,生活过得十分艰苦。外祖母一共生了四个孩子,母亲是里面最小的,上头还有一个哥哥,两个姐姐。这四个孩子的到来,使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外祖父母肩上的担子变得更沉重了。

外祖父母一生都离不开劳动,总是上山干活,早出晚归,天天忙东忙西,以至于因母亲出生后,清洗婴儿衣物等事都由舅父与姨母帮忙完成。当时中国正处于贫困时期,更何况是小县城里的农村。外祖父母天天劳作,家中还有四个孩于等着喂养,当母亲才四五岁时,就跟着上山干活去了。不过因为母亲年龄最小,也有优待,没有其他哥哥姐姐干得多。

听母亲讲述,他们当时以蕃薯、士豆和南瓜为主食。同样的食材用不同方法:焖的、蒸的、煮的……各种花样。那时米饭已经是奢侈品,何况是肉。外祖母一年会养一两头猪,拔草喂养,到过年时宰杀。每到那个时候,家中的孩子总是满怀喜悦,争着抢着去旁边观看。大部分肉用来卖钱,以供孩子们读书。只留下小部分腌制,作为一年中的“奢侈品”,只有招待客人或遇到重大节日时才能偶尔享用。那时的生活,无人敢想象顿顿有油。那时的梅干菜,干巴巴的,如嚼蜡一般。因为家里很少有油,导致儿时的母亲面黄饥瘦,再加上干活时长时间在太阳底下暴晒,肤色乌黑,以至于当母亲考上缙云中学后去参加体检时,医生们都怜惜母亲干活太辛苦。

不过也算是外祖父母命好,在那种环境下,几个孩子都能刻苦读书。空余时间帮忙家里干农活,没有所渭的叛逆期,也从未抱怨生活艰苦,还总是想着如何帮忙家里,减轻外祖父母的负担。三个孩子都凭借优异成绩考入镇里的好初中,只有二姨母因为太顾家,因上课时经常织毛衣而导致成绩下滑,只能继续留在村里读初中。那个年代哪有什么汽车、电瓶车,拥有自行车的都算是个富裕家庭了。所以母亲每次上下学都是靠步行,为了节省那零碎时间,走的都是山路,有时上下学途中还会捡点柴火,因此经常会有些磕磕碰碰。

母亲读初中时是寄宿生,到周五才能回家。礼拜中间晚自习结束后,寝室熄灯,母亲还会点起蜡烛看书。同村的人总是一脸羡慕地夸赞母亲用功,羡慕外阻父母培养得好。母亲有次到县上参加朗诵比赛,还得了一等奖。据说,那天在城里吃早餐,是她人生中第一次吃到油条和豆浆,这对她来说简直是人间美味,这种从未品尝过的美食深深刻在她的记忆中。她总是那么认真努力,在各方面都能获得优异的成绩,是别人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也是因为这份刻苦努力,使母亲成功考入缙云中学。外祖父母一共四个儿女,三个考入缙中,三姨母初中毕业后就留在家帮外祖父母干活。

母亲的缙中生活则更为艰苦,为了省下那一块一毛钱,母亲一个学期才能够回家一次。因此想家,躲在被子里偷偷哭泣就是常事。母亲每次开学时都会从家中带一大袋梅干菜到学校,作为一个学期的素菜。因为正处于长身体时期,总是没到开饭时间就饿了,母亲就会回到寝室,拿三小勺梅干菜兑汤喝,虽说难喝了点,但也算是能够填饱肚子。但有时总会有调皮的男生抢饭盒,导致母亲有时候只能饿肚子,原本瘦弱的身子更是消瘦。村里人总说,母亲站在那,似乎一阵风就能把她吹走。外祖父母如今回想起这些来,总是一阵唏嘘。

母亲在体育方面表现也极其突出。也许是因为在农村里长大,体力活干得不少,身体素质也会好些。她总能在体育中展现出一番魅力,每次测试都是满分。体育老师也喜欢在公开课上让她作示范。运动会上,她出类拔萃,为班级获得过不少荣誉,同学们对她的印象总是那么深刻,她的毕业留言册上也老出现“体育”二字。对于母亲的高中生活,我评价为:艰苦,但充满回忆。

如今,母亲已是一所高中的高级教师了,平日里也总是回老家看望外祖父和外祖母,也总是怀念曾经的时光。她总是感慨:“你们如今生活与我们那时大为不同,你们现在的条件比我们那时不知好几倍呢!”可我却认为,父母以前的童年时光,以前的乐趣,我们这些孩子一辈子也体验不到了。

这就是我的母亲。无可替代,无与伦比。

《母亲小传作文1500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