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

2021-09-08 01:41:47
【精华】高考作文集锦4篇

【精华】高考作文集锦4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考作文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考作文 篇1

古往今来,人类生生世世都在编织着梦想与希冀。遥望苍穹,星空闪烁,诉说着人们幸福的呢喃和虔诚的祈祷。是什么,来得悄无声息,走得不留痕迹,却带动所有色彩轻舞飞扬——是一份拒绝平庸的精神。

当她经过不懈努力登上至高无上的皇位时,一代女皇成就了五千年历史中的神话。她以一个女子的担当“指点江山”,改写了女子不如儿郎的流传,书写了“贞观遗风”的壮丽诗篇。尽管背负着“狐媚偏能惑主”的骂名,但她始终没有放弃她的梦想。

因为拒绝平庸,她矢志不渝,一心要为中国第一个女皇;因为拒绝平庸,她坚持不懈,终于向世人改写了“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的传统;因为拒绝平庸,她经历了一般女子可望不可及的不平庸生活。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这是西楚霸王。刘邦没有他的英雄豪迈,更没有他的儿女情长。他是西楚霸王,死了也还是西楚霸王。面对着“化石哪解语,作草犹可舞”的虞姬,他挥泪掩痛;面对着夕日金戈铁马,在四面楚歌中一夜溃败,他泣不成声。他无语,但他仍在拼杀。乌江畔,他“无颜再见江东父老”,毅然决然拔剑自刎,鲜血染红了乌江,却仍旧在沸腾。

因为拒绝平庸,他招兵买马,一心要推翻秦朝残暴的统治;因为拒绝平庸,他奋勇杀敌,与刘邦展开了闻名天下的楚汉之争;因为拒绝平庸,他慷慨就义,但历史为他定格,我们为他高歌,他就是彪炳千古的铁骨英雄。

“我种的水稻像高粱那么大,稻穗像扫把那么大,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我和我的朋友们就坐在稻穗下乘凉。”——这是袁隆平的梦想。尽管他的人生之路已挂满硕果,但他仍在路上,在乡间。

因为拒绝平庸,他孜孜以求,为国人温饱问题奔走乡间;因为拒绝平庸,他不懈努力,为国家做出了杰出贡献;因为拒绝平庸,他坚持到底,勇于创新,为了自己的问心无愧而奋斗。

拒绝平庸,不是一句话,而是一份精神,是在生命之路奋斗的“中流砥柱”。为人不可平庸,平庸则无发展,无上进。拒绝平庸,去努力让生命之树开花;拒绝平庸,让色彩的轻舞飞扬永恒。

高考作文 篇2

看着站在乌江边上的你,雄姿英发,豪情壮志。相信人们忘记了的是你四面楚歌的窘迫,铭记下来的是你的豪情、你的大度与你的痴情。江边自尽,是你的宽怀所致,所以人们只会记得你的宽厚,“鬼雄”之称无愧。人们铭记着你,难怪李清照要说“至今思项羽”了。

看着你坐在案边奋笔疾书,写着那部旷世之作。人们只会钦佩你,佩服你忘记了宫刑的痛苦与耻辱。仅凭着一股“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信念写着别人的事迹,却忘记自身的荣耀。但是,你的事迹彪炳史册,名字流传千年。人们铭记着你,就如记得你曾说过“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

看着你在宫中自在逍遥,贵妃捧砚,力士脱靴。人们忘记了你郁郁不得志的过往,传诵着你的名作,铭记着你的功德。因为,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激励了多少仁人志士,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讽击了多少权贵之势。一股傲然之气油然而生,人生这样一回也无悔了。人们佩服你,铭记你。

看着你在成都郊外过着悠闲的日子,人们讶然于你的轻松,你忘记了你的不得志,却依然记得黎民百姓的日子。因此,你说“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这是如此的博大,你忧国忧民的情感,你宽广无边的胸襟,让后来人铭记于心。你的佳作,流传百世。一个“诗圣”之称,你当之无愧。

你们将失败、不得志、耻辱,看得云淡风轻,却将你们的.名字铭刻在了我们的心里。

溶溶月,淡淡风,能够忘记该忘记的,留下该留下的,是我们的福分。让往事随风,看云卷云舒,闻梅花香飘万里,忆花香淡雅。

高考作文 篇3

审题是干什么的?

不管写什么作文,靠的都是作者的思想、情感和语言。考场作文是根据命题者的要求写,所以先要搞清楚出题者的意图:要我干什么,这就是审题。

例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乡下来的小孩第一次跟着我走进宾馆,我们坐在大堂里。他侧着头,盯着电梯的方向。一会儿,他悄悄告诉我,那个门,太奇怪了。刚才进去了一个人,再打开时,换人了!原先的人呢?他压低了声音,疑惑的表情里有一种紧张。

如今,人们已经没什么或者说不愿再对什么好奇了。令人惊奇、激动、愤怒、出人意料的事情,好像都已经发生过了,多数人都是一幅见怪不怪、心里有数的样子。而这个孩子,他的眼睛睁得大大的,满脸惊诧。后来,他当然知道了电梯的功用,他乘着这奇怪的铁房子上上下下。我羡慕这个孩子,做一个有所迷茫的人,用一双睁大的眼睛去质疑,而后恍然大悟。如此衍生出来的快乐,多么简洁单纯啊。

请根据上述材料,联系现实生活,结合自己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观点自定。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一审要求:共有几条?内容、文体、字数、有什么禁忌?

二审意图:命题者有立场吗?隐含的思想是什么?如何找立场和思想?

一要概括材料中的彼此关系:小孩子从疑惑到明白,小孩子的探索和我的感慨。

二要找到材料中的关键词句:疑惑、好奇、迷茫、质疑、恍然大悟、简单快乐。

三要概括出一个写作关键词:好奇心。

四要根据关键词,或扩充,或转述,形成一个句子。这个句子就是作文的立意,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照此写去,一般不会偏题离题。

参考立意1:探索未知是一种快乐;参考立意2:让我们对世界保持好奇。

练习: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1946年4月11日,爱因斯坦在给好友奥托?尤利斯伯格医生的信中这样写道:“我相信,当今人们的伦理道德之所以沦丧到如此令人发指的地步,主要是因为生活的机械化和非人性化——这是科学和技术思维发展的一个灾难性的副产品。罪孽啊!我想不出办法对付这个灾难性的弊病。人类比他们居住的星球冷却得更快。”

读了上面这段文字,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

【要求】①题目自拟,观点自定。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一审要求,共有几条?内容、文体、字数、禁忌?

二审意图,命题者有立场吗?隐含的思想是什么?如何找立场和思想?

一看彼此关系:科学技术和伦理道德;

二看关键词句:道德沦丧、生活的机械化和非人性化、科技的副产品、罪孽、灾难;道德沦丧是科学技术的副产品。

三要概括出一个写作关键词:科学技术和道德人性,这就是作文的话题范围。

四要形成一个句子:如“科学技术导致道德沦丧、人性冷漠。”这就是写作的立意。

二、材料的类型不同,审题时要审什么?有没有共同的关注点?

从材料的类型来看,有隐喻型/引申型(材料好像一个比喻,材料蕴含的道理才是需要你阐发的),有情境型/申论型(材料是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要你就事论事评价分析),有话题型/命题型(材料提供一个核心话题或者一个题目)。从材料的表现形式来看,有故事寓言、有名言诗句,还有漫画等,审题时要审什么?有没有共同的关注点?还是要抓“关系”和“关键”二个词,在整体上厘清材料中的各种关系,从关系中推知材料的中心意思,再从关键词句入手,读破命题者的意图。

例2(话题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的人看到已经发生的事情,问:“为什么会这样?”

我却梦想一些从未发生的事情,然后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萧伯纳

话题型审题:

一要厘清关系——有人根据发生的事实追问原因,我梦想未知想象未来。命题者的立场站在哪里?凡事爱追问。

二要抓住关键——梦想、为什么这样、为什么不能这样?

三要概括写作关键词——关于梦想

四要形成一个句子——例如“我们不但要探索现实,更应该梦想未来。”(转述)

例3(情境型/申论型)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个人白手起家,成了富翁。他为人慷慨,热心于慈善事业。

一天,他了解到有三个贫困家庭,生活难以为继。他同情这几个家庭的处境,决定向他们提供捐助。

一家十分感激,高兴地接受了他的帮助。

一家犹豫着接受了,但声明一定会偿还。

一家谢谢他的好意,但认为这是一种施舍,拒绝了。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情境型/申论型审题:

厘清关系——第一家:感激恩赐;第二家:懂得回报;第三家:敢于自立;富翁:推己及人

抓住关键——捐助、感激、犹豫、拒绝

写作关键词——关于慈善

形成句子——例如“耕耘慈善,不必计较别人的看法。”(转述)

例4(隐喻型)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人们对自己心灵中闪过的微光,往往会将它舍弃,只因为这是自己的东西。而从天才的作品中,人们却认出了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

隐喻型审题:

厘清关系——人们舍弃自己“微光”,发现天才作品的“微光”

抓住关键——微光、舍弃、认出

写作关键词——关于“微光”(美好的心灵、情感、思想……)

形成句子——例如“请珍惜自己那一缕“微光”。”(转述)

例5(话题型、命题型)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中国自古有“学而知之”的说法,这里的“学”,通常被理解为从师学习。韩愈就说过:“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随着的发展,我们获取知识、掌握技能或懂得道理的途径日趋多元。请结合的心得和体验,在“而知之“中的横线处填入一字,构成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不能以“学而知之”为题;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话题型、命题型审题:

厘清关系——韩愈从师而知,我们获知途径日益多元。

抓住关键——获取知识、掌握技能或懂得道理的途径日趋多元。

写作关键词——学而知?行而知?

形成句子——例如“从学而知之到行而知之”(扩充)

高考作文 篇4

像是不被上帝祝福的孩子,天生就不能拥有光芒四射的阳光。活在迷茫的晨雾中,前方似乎只有一丝微弱的希望。于是,他们便朝着那被寄予了全部梦想的方向跑去,可是,即使累得精疲力竭也看不到终点在哪里。吊丝,命中注定是上帝给他们的评语。

这是一个无法理解却又谁都可能加入的群体。韩寒说自己就是吊丝,“五月天”也公开宣称属于这一群体。其实,即使是获得了成功的他们也渴望获得社会的更深层次的认可,可是,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他们又不知道该怎么去做。一旦生活没有了目标,一旦生命缺乏了热情,人们就会对眼前无聊的生活感到不满足,但又不知道该做点什么才能摆脱。

这是一种普遍存在于我们周围的心态,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种解不开的结,都有一种化不了的痛。于是,面对生活中一个又一个无奈,这些被称为或者自称为吊丝的人们便以一句“呵呵”表达着自己心理上的平衡。或许,他们也曾在网上鼓足勇气和“女神”搭讪,可是得到的却只有“呵呵”、“睡了”、“洗澡去了”这样的回复,这一句“呵呵”甚至成了吊丝身份的判别式。

身为吊丝,他们内心更多的是什么?是对社会的不满还是一种自爱自怜?是对贫富差距的抱怨还是对“高帅富”或“白富美”的嫉妒?说到底,不过是活在当下的一种懦弱。是的,我们从不否认这个社会充满着物欲,也有着不公,可是,这难道就是我们整天抱怨的理由吗?这难道就是我们自甘沉沦的借口吗?请问那些以吊丝自居的年轻一代,当别人拼爹时你是否全心全意地拼了自己?当别人坐享其成时你是否洒尽汗水走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若没有,你又该以怎样的姿态批判社会,抱怨生活?在缺少担当的懦弱面前,到底是谁抛弃了你?

请不要再抱怨房价涨得比工资还快,也不要说什么命途多舛怀才不遇。不是黄沙掩盖了你的光芒,之所以展示不出自己的精彩,只因你并非是一块货真价实的金子。不是这个社会抛弃了你,只是你已经麻木到不懂得什么叫做自立。不是理想与现实总是充满差距,而是你根本就没有勇气打破困难这层坚冰。梦在心中,路在脚下,只要你敢于向命运发起挑战,只要你能够付出够多的汗水和泪水,相信你的明天也会绽放出异样的光彩。

人生不怕没有资本,就怕没有信心和勇气,就怕缺少了自尊与自爱。如果总是以吊丝当作自我解嘲的方式,最终也只能沦为这一角色不可避免的境地。

《【精华】高考作文集锦4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