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

2021-09-15 22:33:57
关于高考作文集锦四篇

关于高考作文集锦四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考作文5篇,欢迎大家分享。

高考作文 篇1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我们都读过秦观的《鹊桥仙》,“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些词句总是能引出我们许多的感慨:什么是“短暂”,什么是“永恒”?……而这些感慨恐怕也不仅仅是关于爱情的。

请以“短暂与永恒”为话题写—篇文章。

[注意] ①所写出内容必须在话题的范围之内。②立意自定。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这是一个由一对反义词组成的题目,两个概念对比鲜明,含义浅近。构思切入时可以联想到爱情,短暂的相逢是美丽的,永恒的分别也是感人的。不过思路可以放宽一些,搜古寻今,借鉴历史,联系现实。短暂是为了衬托永恒,很容易想到生命、价值、追求等精神层面的一些问题。借助典型材料,阐释永恒的意义,不失为明智之举。

(一)“短暂”与“永恒”是一组对立统—的关系,两词意义相对,表现为对立性。而短暂中有永恒,永恒又是由无数短暂组合而成的,这表现为统—性。“短暂”可实指,指时间、过程;永恒可虚指,指事物的抽象意义。

(二)立意与选材

第一种立意:生命短暂,但生命的价值则可永恒。社会现象,自然现象

第二种立意:永恒的美在一刹那

第三种立意:与其追求永恒,不如绽放片刻美丽

  短暂与永恒

在古老绵中国文化和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永远闪烁着歌颂爱情的篇章,不论是美丽古老的神话,还是历史传记。

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梁山伯与祝英台,诠释了爱情的永恒与坚贞,虽然他们只是短暂的相遇,遭到家庭的反对,最终未能共结连理。

美丽神话传说中的牛郎和织女,他们虽然每年七夕才相会一次,只有这么短暂的相聚,但是他们心中永恒不变的信念支持着他们,这难道不是更好的诠释了他们之间的爱情,直到天荒地老,海枯石烂,永不改变?

诗经中对永恒的爱情歌颂与赞美永不止息,汉乐府也不逊色。

“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草,蒲草纫如丝,磐石无转移。”《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和妻刘氏之间的约定,在封建礼制和封建家长制的逼迫下,两个有情人最终被迫分离,但他们并没有妥协。最终,他们用他们自己短暂的生命去与封建礼制对抗,诠释了他们对爱情的坚贞和永恒。虽然这是个悲剧,但却能引发我们为之深思。

一代才子陆游,也不免隐入了爱情的深渊中,虽是悲剧,但也为后人留下了一段佳话,与唐婉在园中再次相遇,两人纵使相遇应不识,有话却无言相对,只留下了“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最后各自离开,但回家后,唐婉因忧郁而死,陆游为之伤心欲绝。造成如此悲剧,虽说与封建制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他们不应屈服,坚信彼此之间的爱情是永恒的。

而当今,却有着亵渎爱情的人,他们用权力、金钱来交换爱情。为此,我们不能不为之深思。

爱情是永恒美丽的,即使只拥有短暂的爱情,它将永远活在彼此心中。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瞬间定格永恒

风从水中走过,留下粼粼波纹;骆驼从沙漠上走过,留下深深的脚印;岁月从树林中走过,留下圈圈年轮;哨鸽从天空飞过,留下了声声欢韵;流星从天幕划过,留下了一道永恒。

“永恒”这个词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那多愁善感的可人儿——林黛玉。她的人生是短暂的、破碎的,唯有她那刻骨铭心的爱情,伴随着她飘向远方。为了和宝玉的爱情,她不顾封建礼教的这块磐石压制,她明知这个残酷的世界不许两颗灼热的心相撞,却飞蛾扑火般拥抱爱情。的确,她没有得到她想要的,却用了这一生的泪偿还了前世的恩情。“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去,花落人亡两不知!”她走了,只一身素衣,从哪儿来到哪儿去,不着半点痕迹。然而,宝哥哥与林妹妹的爱情故事在今天谈来却也是这般的哀婉缠绵。刀子就像那一闪即逝的流星,那道耀眼的光芒,永远定格在人们的心中。

在爱情的永恒中,你是否也看到了友情正小心翼翼地发着光。在这片光芒中,俞伯牙正弹奏着,一旁是笑容满面的仲子期。知已难寻,俞伯牙在拥有了钟子期这个知已以后,那种喜悦的心情不言而喻。“士为知已者死,女为悦已者容。”他们共同探讨着乐曲旋律,在高山流水的乐声中互诉心声。俞伯牙没有因为仲子期只是一个打柴的樵夫,毅然同他约定来年期。当俞伯牙再次来到时,见到的却是一座立在夕阳下的孤冢。此刻的他已是绝望之极,在朋友的坟前折断了琴,并发誓再也不弹琴,因为子期已逝,再也无人共赏。在他们短暂的相处中,我们永远的记住了这个摔琴谢知已的俞伯牙和他的知已——仲子期。他们就像一闪即逝的流星,那道亮光,早已深入人心。

还有一种情感叫做义,这种感情是对对国、对家、对人民的一种爱,是英勇的极至。16秒的决择,是保全自己,还是几千村民的平安。这一刻,他——李剑英,想到了国家的利益,想到了人民的平安,生命的天平在这关键时刻倾向了正义。他勇敢地站了出来,一种威严和凛然包围着他,更让人感动于心,他烟笼大地,声震蓝天,星陨大地,魂归长天。作为一位令人尊敬的驾机员,人民养育了他22个年头,他在这生命最后16秒拥抱了人民。他崇高的大义凛然却传为佳话。他就像一闪即逝的流星看到的.是短暂,留下的是永恒。

那些纯洁的爱情,真挚的友情,崇高的大义打动了多少人的心,如银色的礼花开满了我们头顶的天空。

  有感于短暂与永恒

有人说,时间是永恒的,时间又是短暂的。天与地是永恒的,而世间万物又是短暂的。

诗人说:永恒是滔滔大海,短暂是似音符一样跳动的水滴;永恒是伟大的母爱,短暂是母亲为儿女操劳后的疲倦。面对短暂与永恒,我也思考,我也感悟。

结果是短暂的,过程方是永恒的。

对于每一个在追逐人生目标的人来说,道路上的艰辛是永恒的,所尝的酸甜苦辣是刻骨铭心的。而无论成功还是失败,结果都是瞬间的。要不怎么人们常说:上一步终点就是下一步的起点呢?这一切也许都缘自事业上无止境,学无止境吧。

爱是永恒的,恨是短暂的。

世间充满着爱恨情仇,我们往往被爱包围着,被恨左右着。然而,爱才是永恒的,永不磨灭的,父母的爱就像山一样高,像流水一样川流不息;兄妹的情就像钢铸的铁索,牢不可割;情侣的爱就像歌中唱道 ……此处隐藏2313个字……人。

二、顺藤摸瓜,追根溯源

世界不是各种事物的简单凑合,历史也不是无数事件的简单排列。一事物和它事物之间存在着动态的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其中最本质的联系就是因果关系。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揭示的就是这种关系。写作者作为思想者的意义不仅在于认识事物的本质,也在于揭示事物之间内在的因果关系。因此,广大考生在深入探究“是什么”的问题之后,紧接着要解决的是“为什么”的问题。而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就必须学会“顺藤摸瓜,追根溯源”。

我们在探究和揭示事物之间的内在因果关系的时候,不能停留在一因一果的层次上,而要善于多角度多层面地分析原因和结果,比如分析一果多因(注意抓内因、抓主要原因)、一因多果、同因异果、异因同果、互为因果等,对于多重原因的事物要一层一层地追究下去直到揭示出最终极的原因为止。在具体的写作方法上要多运用因果论证、假设反推等方法,善于运用因果句、条件句、假设句、反问设问句、顶真逆序句等句式。请看20xx年高考湖北卷优秀作文:

例文2民族之魂——汉语

血脉中流淌的是中华民族赐予的光荣,长江、黄河交织成几千年历史的经纬。

我们的文明,以汉语为载体的中华文明便是这样地冲出了宇宙与变迁,绵延了中华九百六十万平方千米的土地,横跨千年的时空,为我们世代所传承,所发扬。

汉语是我们的民族之魂,它可以很豪迈很大气,亦可以很精致很婉约;它可以写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苏式感慨,亦能传达“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的李式风情。这是无论多优秀的外文译制品所无法企及的高度与深度。

因为,汉语承载了中华儿女的魂呢!它不仅是“母语”两个字那么简单,我们的母辈、祖辈经历泛黄的历史所赐予我们的,是“母语”背后沉沉的文化使命。

楼兰古国消亡了,玛雅文化消亡了,古巴比伦文明亦消亡了,文明的缺失是因为语言的覆灭,丧失了语言载体的古老文明便渐渐葬于荒漠中干涸的河床与幽幽的叹息。

汉语言文明是博大而沉重的民族责任,在西方文化无止境地涌入街头巷尾时,在“三国”与《论语》相继被戏说时,在全球化的呼声下学英语的浪潮正天翻地覆时,小学课堂内的“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反而显得弥足珍贵。英语培训机构满街遍是,可怎寻不到一个国学教授机构?

这是前进中的市场化快餐,还是一个大国的浮躁,抑或是百年后文化断层出现的民族悲哀?

母语——汉语教给我们的,怎又仅仅是与人沟通、交流。母语不是工具,而是任何一个时代都不能失却的民族的骨气与精髓!

让我们重拾古文的经典吧!让我们运用汉语所真正给予我们的扁担,去挑起历史的竹简一捆捆,真正进入原味的古籍,去寻找一个民族的伟大复兴之道,一个大国的崛起之途。

汉语的传承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生来就应向祖辈们许下的承诺,不要让昔日繁盛的古国衰落的故事重演。这庄重的承诺将是我们一生所肩负的重担,它让我们在历史中找到珍贵的内核,让中华民族重新屹立于世界之巅!

文章的作者经过自己的思考与探究,深刻揭示了楼兰古国、玛雅文化、古巴比伦文明消亡的原因在于语言的覆灭,而中华文明的绵延不绝、民族精魂的生生不息,实有赖汉语言这一有效载体。

三、烛幽洞微,见机知兆

对事物本质的深刻把握,对因果关系的有力揭示,虽然也可以带给读者以启示,但是从价值论和方法论的角度看,更有启发作用和现实意义的是对事物发展走向和趋势的科学判断和准确预见,是具有明显前瞻性和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尤其是当事物本身的发展态势还处在酝酿、萌芽阶段,人们对将要发生的事情还懵懂无知、浑然不觉的时候,“一语惊醒梦中人”的警言妙句该是何等令人惊喜和感激啊!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磨砺从“小”中见出“大”、于“无”里看出“有”、翻“旧”而出“新”的慧眼。

如例文2中,小作者面对“西方文化无止境地涌入街头巷尾”“‘三国’与《论语》相继被戏说”“全球化的呼声下学英语的浪潮正天翻地覆”“英语培训机构满街遍是”却“寻不到一个国学教授机构”等国人熟视无睹的现象,敏锐地意识到对母语的漠视、对传统文化的冷落极有可能导致“百年后文化断层出现的民族悲哀”,真是振聋发聩、警醒世人啊!为此,小作者还进一步从“让中华民族重新屹立于世界之巅”的民族使命感出发,提出了自己的应对之策,那就是“重拾古文的经典吧!让我们运用汉语所真正给予我们的扁担,去挑起历史的竹简一捆捆,真正进入原味的古籍,去寻找一个民族的伟大复兴之道,一个大国的崛起之途”,见解是何等的深刻与独到!

概而言之,“深刻”既是得分的利器,更是写作和思考的价值所在。我们要多读书,多看报,勤思考,勇辩难,掌握思想分析的武器,操练文章写作的技法,许自己一双富有穿透力的慧眼,借“深刻”的翅膀飞向更为高远而自由的思想天空。

高考作文 篇4

鲜红的唇印与刺眼的巴掌映衬下,分数显得格外刺眼。左边的孩子仅仅退步两分,家长便急不可耐地扇了他一巴掌;右边的孩子仅仅进步五分,家长便用吻来表达自己的爱意。这小小的分差与截然不同的态度,不禁让我们思考——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子曰:“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教育不仅要教给学生专业知识,更重要的应该是培养学生做人的品德。分数固然重要,但我们不应过度关注分数,而应教学生学做一个有勇气、能自立、会宽容的真人。

教育,是为了给学生面对未来的勇气。学生在未来永远要走向社会,走向生活,而脱离父母师长,独立在社会中生存下去。而漫画中家长的做法,无疑会让孩子在考前陷入对结果的恐惧,缺乏面对考试的勇气。如果一个人连考试的勇气都没有,又怎能指望他面对生活、迎接挑战呢?山东考生作文没写好欲跳楼、内蒙考生考完语文坠楼身亡……而这样的悲剧,无疑是学生缺乏面对结果的勇气导致的。这以淋漓的鲜血告诉我们,教育,是让学生成为有勇气的真人。

教育,是为了给学生自立独立的能力。社会生活丰富多彩,既有工作,也有娱乐;既有专业,也有生活。如果要在社会中生存,仅成为一个工作狂,是远远不够的。而漫画中家长的做法,更有可能将孩子培养成只会学习、只看分数的学习机器,而往往忽略孩子的内心感受,忽略对其自理能力的培养。名噪一时的“神童”魏永康最终因难以自立遭退学的故事也在告诉我们,只会学习和研究是远远不够的。教育,是让学生成为能自立的真人。

教育,是为了给学生宽怀博大的胸襟。在社会中生活,竞争是不可避免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学会看淡成功或是失败,宽容朋友甚至对手。只有学会宽容,才能避免陷入勾心斗角的困境,避免冤冤相报的死循环。而漫画中家长的做法,有可能将孩子培养成“两眼一睁,开始竞争”的竞争狂魔。他们不会宽容自己,不能悦纳自己的失败;他们不会宽容对手,为了一点优势尔虞我诈……这都是太重视分数的后遗症。《最强大脑》中安德烈安慰李云龙的有爱故事,更反映出宽容给人心的温暖力量。教育,是让学生成为会宽容的真人。

陶行知有言:“学生的职责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而现代的教育,除了引领学生追求真知,更应引导学生成为真人,拥有融入社会的能力,而非仅仅看到成绩单上那些苍白无力的数字!

《关于高考作文集锦四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