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吃月饼的作文

2021-09-11 08:21:35
中秋吃月饼的作文750字(通用10篇)

中秋吃月饼的作文750字(通用10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秋吃月饼的作文750字(通用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秋吃月饼的作文750字1

中秋节快到了,大街小巷到处都是销售月饼的摊位各大超市内更是琳琅满目,让人看花了眼。

追本溯源,中秋节吃月饼还有个历史典故的。

据说始于元代,当时,朱元璋领导汉族人民反抗元朝暴政,约定在八月十五日这一天起义,以互赠月饼的办法把字条夹在月饼中传递消息。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传开来。

不论月饼源于何代,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皆成天下人们的心愿。月饼象征着团圆,是中秋佳节必食之品。

我对月饼并不是很喜欢吃,每年单位发的月饼,要么送了人,要么搁久了勉强吃上一两块。但回想起很久很久以前吃月饼的那种感觉,和现在真是天壤之别。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生活条件还很艰苦。每到中秋来临,月饼便成了孩子们期盼的礼物。月饼的品种也很单一,通常是很硬的那种,外表颜色淡黄,里面的馅大多是五仁的,有的就是白糖加上红丝,咬上一口,硬硬的很咯牙,倒是甜腻腻的。月饼在那个年代是个奢饰的食品,为了迎合节日的气氛,家家户户通常只是象征性的买上一点点,孩子们每次也只能分到小小的一块,越是少就越觉得珍贵和稀罕,有时候为了一块月饼的大小还要打架呢。

每到中秋之夜,大人们会把月饼拿出来,摆到桌上,条件好的家庭还会放些水果。于是孩子们就围在桌旁,一边小口的品尝着分到手里的小块月饼,一边听着大人讲述故事。那氛围是温馨的,甜蜜的,让人久久难以忘怀的。

月饼发展到今日,品种十分繁多,外皮酥软甜腻,口味应有尽有,包装愈来愈高档,可选择的范围也越来越大。但月饼在人们的心目中,却已逐渐失去往日的魅力,仅仅成了一种象征,一种礼节性或节日性的商品和道具。更有一些人将月饼当成一种贿赂手段,包装盒里竟然出现了真金白银和玉石做的月饼。

在物质生活日渐丰富的同时,我们也逐步走进一个信仰多元和缺失的时代,很多值得留恋或者应该长久珍惜的东西正在消失。

相比之下,我更怀念过去的中秋月饼!

  中秋吃月饼的作文750字2

每年中秋节,人们都要买月饼、吃月饼。街上各式各样的月饼也是琳琅满目。中秋节是团圆、幸福的好日子!

今年的中秋节,我们要回奶奶家过。到了奶奶家,我先给奶奶送上我妈妈亲手做的月饼,看见奶奶脸上那幸福的笑容,我感到无比的快乐!我们一家人便都坐在小亭子里,奶奶早就为我们准备好了水果和月饼,奶奶把水果放在了水果拼盘里,把月饼放在了一个小花盘里。我们边吃边聊天。好不自在,悠闲自得。我到小亭子里一听,全部都是大人的话题。还是我亲爱的奶奶善解人意,她和蔼可亲地说:“丁丁,我们一边吃月饼一边打牌吧!”我一听到打牌,本来快要去找别人玩的心一下子飞到了九霄云外。我高兴极啦,欣然同意了。

一开始,我们玩的是积黑五,意思就是五可以压五,如果人多的话便是三张联,如果是四个人的话那就是四张联,幸亏我们人多,便是三张联。一开始好几局,我都赢了,我正在喜头上,没有专心打牌,便被妈妈打的是落花流水,满地找牙,好几块钱就这样白白地离开了我。妈妈看我输得很可怜,便说:“这几块钱我不要了,你自己存着吧!”我好像还没有打够的样子,说:“下面还有好几局的吗,我可以再赢过来啊,到时候再给我也不晚!”妈妈见了,说我很有仗义感。停了一会儿,我往天上看了一眼。哇!今天的月亮好圆啊!不但圆,还非常得黄。这是我便想起了一句话“中秋的月亮圆又圆啊圆又圆,月亮不但圆,而且还很黄,黄啊黄啊黄呀黄呀黄呀!这句话在我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是我小时候,妈妈教我唱的。现在我还没有忘。家人们见了,也唱起了那首歌。这时,我便什么都知道了,原来,这首歌是奶奶教给爸爸的,爸爸又交给了妈妈,妈妈又教了我……总之,这首歌是我们祖祖辈辈,一直流传下来的。

这个中秋节过得不同反响,我永远也不会忘记这个美好的中秋节,这个中秋节便是我童年美好的回忆。等我长大后,会是它勾引起我深刻的回忆!

  中秋吃月饼的作文750字3

中秋节这一天人们都要吃月饼以示“团圆”。月饼,又叫胡饼、宫饼、月团、丰收饼、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相传我国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在民间,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风俗。“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这句名谚道出中秋之夜城乡人民吃月饼的习俗。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一大象征,慢慢的,月饼也就成为了节日的必备礼品。

月饼,最初起源于唐朝军队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间,大将军李靖征讨突厥靠月饼隐蔽的传话得胜,八月十五凯旋而归,此后,吃月饼成为每年的习俗,当时有经商的吐鲁番人向唐朝皇帝献饼祝捷。高祖李渊接过华丽的饼盒,拿出圆饼,笑指空中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说完把饼分给群臣一起吃。

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一书,已有“月饼”一词,但对中秋赏月,吃月饼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游览志会》才有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到了清代,关于月饼的记载就多起来了,而且制作越来越精细。

月饼发展到今日,品种更加繁多,风味因地各异。其中京式、苏式、广式、潮式等月饼广为我国南北各地的人们所喜食。

月饼象征着团圆,是中秋佳节必食之品。在节日之夜,人们还爱吃些西瓜等团圆的果品,祈祝家人生活美满、甜蜜、平安。

据史料记载,早在三千年前的殷周时代,民间就已有为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太师饼”。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引入胡桃、芝麻等,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胡饼”,唐高祖时,李靖出征突厥,于中秋节凯旋而归,当时恰有一个吐蕃商人进献胡饼,李渊很高兴,手拿胡饼指着当空的皓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月亮)。”随后分给群臣食之。若此说确实,这可能是中秋节分食月饼的开始。但“月饼”一词,最早是见于南宋吴自牧的红菱饼。

  中秋吃月饼的作文750字4

曾年少时,趴在奶奶的腿上,听她讲着一件又一件有趣的传说。中秋节是一个团聚的日子,而这个节日的由来却是凄美的,不过我们这里,每一次都会买圆圆的大月饼,在晚上欣赏月亮边看边吃。中秋节上吃月饼成了我们的一种习惯!

今天我破例起了个大早,天才刚蒙亮,应该在六点多的时候,我就已经起床了。因为今儿是中秋节,刚好可以回去和年过花甲的爷爷奶奶们聚一聚,也可以让我在学习中放松一下。

我刚将脸洗完,家人们也都醒了,咱家里人也不多,爸妈刚好生了我和姐姐,不多不少正好一家四口。许是我 ……此处隐藏2193个字……历。如答不上来,就认罚吧。”爸爸大叫道:“这算什么奖品,还不如说处罚呢?”看到爸爸一脸委曲“乐极生悲”的样子,我肚子都笑疼了,庆幸自己没有摸中“奖品”。

爸爸甩了甩头,一副从容不迫的样子,“说就说吧,这可难不倒我。月饼的出现始于元朝,由于元朝的残酷统治,中原广大人民纷纷起义,当时朝廷搜查得十分紧张,军师刘伯温就想出了一条妙计:特制大圆饼,内暗藏字条。

字条上写着‘八月十五起义’,再将饼运进义军军营,八月十五一举攻城,攻下了元大都,朱元璋欣喜若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将‘月饼’作为食品赏赐群臣。于是中秋就有了吃月饼的习俗。这么样说得不错吧?”说着,爸爸朝爷爷、奶奶、妈妈和我眨了眨眼。

一家人乐呵呵的嚼着香甜的月饼,观赏着分外明亮的圆月,谈论着中秋节各种美丽的传说,享受着中秋团圆、家庭和睦的欢乐。

  中秋吃月饼的作文750字8

我的老家在怀仁,那里过中秋是极为隆重的。

今日,便是农历的八月十五,父母便载着我和弟弟回到的老家。一整天,大家都在忙碌着,我也放下手中的作业,陪家人张罗起来。在我们这儿,有一个习俗——供奉日月神,以求平安幸福。于是,我们开始制作贡品。首先把西瓜呈齿轮形切开,安放于中,周围再放上香蕉。苹果和香喷喷的特大月饼,闻上去,看上去,都美不胜收。再支个架子,摆在院儿中,孩子们上去拜一拜,也相当于南方的兔儿爷了。

下午,我便开始了一项新活动:挂花灯。一盏盏火红的灯笼被父亲提着线牵了过来,挂在屋檐上,爷爷便去接线,装灯泡。呵呵,连我那调皮的小弟也跑过来帮忙,一会儿拨拨这根弦,一会儿接接那根线,总也闲不住。我也毫不逊色,架着梯子,手中一甩,一串花灯便上了树去,还不时得拿树枝拨拨,不就,便成了型儿,插上电,还一闪一闪的。

活终于干完了,我抬头看天,不禁惊觉,时间怎这样快,眨眼便到了黄昏。天上的霞成了一圈红线,随太阳落下,而彼时,月盘也悄悄的跃上天空。暮色渐暗,刚刚还湛蓝的天空已被漆成黑色,一轮皎月挂在天空,散发出明亮的光芒,群星黯然失色。这是,一家人都来到了院中的杏树下,坐在凳上赏月。我也急急去了个月饼,学着奶奶抱着饼子在石阶下坐定,一边听着奶奶讲那些陈旧的传说,一边望着远方的那轮皓月。

突地,一阵疾风掠过,天上的云也纷纷随着风的方向飘动着,这时的月亮被一团黑云盖住,顿时,天上连一丝光亮也没有了,大地被一片黑暗笼罩。霎时,一缕光芒从云中透出,形成千道裂缝,犹如一棵天空之树,分外美丽。月亮最终冲破了云,再现于世人前。弟弟说:“那黑云真讨人厌,险些便看不到月亮了。”其实他不知,正是这飞出的黑云,才衬托出月亮的洁白无瑕:也正是这黑云,才造出了月亮为供人观赏,奋力冲出云团的奇景。

霎时间,烟花齐齐爆入空中,炸开来,万家灯火通明。人们欢呼雀跃,共赏新月,而我仍沉浸在奶奶的故事中。在这里,嫦娥正奔向新月,思念着自己的丈夫……

  中秋吃月饼的作文750字9

小时候,第一次接触中秋,印象最深的就是月饼。那时候觉得月饼真是一个新奇的东西,说饼又不像饼,说蛋糕又不是蛋糕。于是第一次见着时,就很满怀期待地吃了一口。那时候嘴巴小,不足以一口咬下半个月饼,所以刚吃到里面黑红黑红的馅时,觉得还挺好吃的。

嚼了几口咽下去后,便又咬了一口。这回我就咬到了中间的蛋黄——说实在的,我以前只吃过蒸蛋、煮蛋、炒蛋、煎蛋和把蛋壳打碎,搅拌几下再倒到汤里面煮的那种蛋,还从没吃过这种夹在月饼中间又硬又咸的蛋,所以我一咬下去就皱着眉头说——“嗯~咸咸的。”

吃第一口我就吐掉了,从此以为月饼就只有夹蛋黄的。以后我吃月饼死也不吃蛋黄,并认为那是世界上最难吃的组合。

后来,我对于中秋的期盼早已不如小时候那么渴望。中秋节来临时,甚至还想着如何把月饼中的蛋黄去掉。

中秋节来临的前一天,感觉肚子有点饿,便拆开了爸爸新买的一盒月饼,连包装都没看就直接拆开来吃。当然,是一小口一小口地。尝了几口后,便惊喜地发现——居然不是蛋黄味的,而是香香的,酥酥的,于是忍不住又啃了一口——哇,真是太好吃了!咬着咬着,忽然发现月饼上有字耶,但早已让我咬得面目全非了。

不过我凭着以前吃N根棒棒糖的经验,认为这是——“凤梨味的!”我兴奋地说。于是我跑去问妈妈:“妈妈,这月饼怎么会有凤梨味的呢?”“当然喽,今年新出了好多口味的嘛。”妈妈说。

哇,这么说的话——我急忙跑到月饼盒那边,把月饼一个个都掏了出来,然后再一个个拆开——“哇,这个是苹果的,这个是草莓的,还有木瓜味的呢……”就这样,那一年中秋,我们过得很有“味道”。

不知道今年的中秋是不是来得比较晚,我们早就把月饼吃腻了。虽说吃起来已经有些受不了,但节日那天我们全家还是坐在一起喝茶、吃饼、聊天,听王菲唱《但愿人长久》。装月饼的盘子里依然有蛋黄味的,我想它也许依然那么难吃,但那已经不重要了,毕竟中秋节大家坐在一起就很好了。

拿一个来尝尝,也不是那么难吃嘛,咸咸的,跟咸鸭蛋差不多。突然想起,远方的嫦娥姐姐,是不是也在品尝这咸咸的蛋黄月饼呢?

  中秋吃月饼的作文750字10

月饼,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早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太师饼”,这是我国月饼的“始祖”。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引进芝麻、胡桃,为月饼的制作增添了辅料,这时便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饼,名曰“胡饼”。

唐代,民间已有从事生产的饼师,京城长安也开始出现糕饼铺。据说,有一年中秋之夜,唐玄宗和杨贵妃赏月吃胡饼时,唐玄宗嫌“胡饼”名字不好听,杨贵妃仰望皎洁的明月,脱口而出“月饼”,从此“月饼”的名称便在民间逐渐流传开。

不过月饼成为中秋节正式的应节食品,却是始于明代。并且在明代的各类书籍中,都开始出现了大量有关中秋节吃月饼的描述。当时心灵手巧的饼师,常把与月亮有关的神话故事如嫦娥奔月等作为图案印在月饼上,使月饼成为受百姓青睐的中秋美食。到了清代,月饼的制作工艺有了较大提高,品种也不断增加。随着人们制作月饼经验的日益丰富,市场上月饼的种类也层出不穷,工艺越来越讲究。

我们中国的节日从来都是和吃联系在一起的,比如春节要吃饺子,端午要吃粽子,这和我们国家几千年是农业社会有关,所有节日的吃食,都是对大地的亲近。春节、端午和中秋,是中国传统的三大节,吃月饼自然就变得重要起来。

月饼的馅可以百花齐放,但甜是最主要的。在原始的农业社会,甜曾经是人们的向往和欲望,是被古代哲人认为和光明连在一起的两件最高贵的事情。所以,到现在我们还在说“甜美的生活”,把最好的日子用甜来表达。月饼的甜味体现了一个饱尝辛酸的民族长期以来对团团圆圆、甜甜蜜蜜生活的由衷向往和礼赞。清《燕京岁时记》中曾有些绝对地说:“中秋月饼,以前门致美斋者为京都第一,他处不足食也。”

由此可知:中秋吃月饼,和端午吃粽子、元宵节吃元宵一样,都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不过也与历朝历代越来越盛行的赏月活动,也是密不可分的。从最早只是一种普通的饼状食品,到后来成为人们寄托自己美好情思的应节食品。

  
《中秋吃月饼的作文750字(通用10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