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弈改写

2021-09-15 02:10:36
学弈改写

太阳的故事

天渐渐破晓,大地朦朦胧胧,如同笼罩着银灰色的轻纱。慢慢地,太阳冒出了地平线是那般大,大如玉盘,周边的大树已不复存在,只剩下一道影儿。忽然天边出现了一道发亮的光,把天空染得通红。红的树,红的鸡,红的屋,红的马车……它,给万物披上了一件件华丽的红装。

孔子坐在马车上,向东边游学,碰见这大好春光好不惊讶,正当他沉醉于日出的美时,万籁俱寂,突然,一阵争吵声打破了世间的寂静,也划破了孔子的美好幻想。“是谁,在这大清早之时争吵?”孔子疑惑,下车察之。便见两个八九岁的孩子在争吵,孔子观之。

“两位弟子为何而辩斗,可否告诉吾也?"孔子笑说。一个孩子仿佛看到了救命稻草,忙说:“孔子先生那么有学问,一定能判断我俩之间谁说的对!"另一个孩子点头答道:“公平,公平。孔子先生你看这太阳肯定是日初时近,而中午时离人远,"那个孩子说:“我和你正好相反,明明是早上的太阳离人远,而正午时近些。

孔子听得糊里糊涂的,怎么一会儿大一会儿小呢?双方就像开辩论赛似的,既然拿出了论点,便要拿出论据来。

说日初近的那个孩子有理有据地说道:"你看那太阳大的就像车盖一样,到了中午,你想太阳公公爬了那么高,距离我们一定很远就像……就像盘盂般。这不就是远的东西小而近的东西看上去大吗?”

另一个孩子反驳道:“日初的时候还很寒凉但中午的太阳就如把手伸进了热水里,这不就是近的东西热而远的东西小吗?

孔子听完这个的觉得有道理,听完那个也觉得有道理,弄得不知如何是好。

“你是错的,日初时寒凉是前一晚的凉气,中午太阳把寒气吹走了便也热了!"你的不对!"你不对”“我是对的”我是对的一!"双方从一开始的不慌不忙,到现在一个个面红耳赤,喘着粗气,战争仿佛一触即发。

“您来说!"两人异口同声,把那枝头的树叶吓得掉落下来,那万年不流的泉水也被吓得叮咚响了。”是啊,您那么有学问一定知道的!"两人像会脸谱似的,变脸一个比一个快,刚才水火不容不相容现在笑眯眯的望着孔子,好像在眼神交流:我的才是对的。

孔子左右为难:“吾实在不知。你若想它近它便近,你若想它远,它便远。吾不能决也,须静心想之。”

两个小孩听罢,哈哈大笑:“谁说你很聪明说了这么多一句也没解释,还不如我们呢!

树叶纷纷,微风佛面,转眼间两个小孩早已步入学堂,学习了知识,领悟了那包话中的含蕴的哲理。

一个少年望着那红日,不禁感慨:“孔子先生的那段话我们终于领悟了,虽然没解决出那个困惑,却收获了一个哲理。”

另一个少年说:“那个哲理我至今都保留着:心快乎,看到的事物即便为一棵草,也会觉得美好。反之,若心不悦,看到一朵娇艳的花,也无动于衷。”

那个少年佩服道:“是啊,太阳近不近与我们何干呢?看的是怎样的事物取决于你的心态。心中高兴,即使太阳并不光芒万丈,也会觉得心里暖暖的,躺若不高兴,阳光洒在每个角落,也感受不到那份暖意啊!"

所以,遇事别争论,静心想之,心静则人静,人静则什么问题都想通了,人的一生不是解决问题而是说服自己,说服自己便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师哥,怎知此惆怅”“师弟呀,我不禁想起了那时无知的我们!当初孔子先生没有告诉我们,因为他也不知,是先生的实事求是,而没有责怪儿时放肆的我们,又是先生的宽宏大量;告诉我们的那番话那般深奥,则是先生的知识渊博……无知的我们怎可以对先生那般不敬呢?"他不禁叹了一口气,之后两人再也没说一句话,只是抬头望日。

夕阳西斜,两人的影子长于天际。在那落日的余晖中,在那波光残影里。夕阳穿梭于微隙的气息中,漫长、柔美、舒倘,把天地间的一切变得金光四溢。阳光下,是一道纤艳的尘陌,充盈着那抹曾经“深不可测”,天真而可爱的影儿。浮现出两个孩子在这树叶纷飞,泉水叮咚之中面红耳赤,争论不休,为的竟是这轮红日。

一粒石子落入湖面,泛起一圈圈涟漪,不曾抹去那一刻两个孩子的天真与浪漫,只剩下两位翩翩少年郎,也在这树叶纷飞,泉水叮咚之中,不过的是抬头望日,久久不愿归去……

夕阳西下,空中只剩最后一抹余晖,湖面中剩下最后一道残影,这是一个太阳的故事。

《学弈改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