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梦里花落知多少》有感

2023-11-01 10:58:13
读《梦里花落知多少》有感

读《梦里花落知多少》有感

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梦里花落知多少》有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梦里花落知多少》有感1

花开总有花落时,花朵坠落,只是为了等待下一季花开。

——题记

我想,秋日里的安静,大概是独自一人感受从内心深处悄悄滋生的宁静和彻骨的忧伤。

静默的、若隐若现的疼痛感像一层厚厚的胶水,裹住了秋天的心灵,像枝头的某片花瓣落入柔软的土地,牵扯着深秋离别的情绪。很多时候,那些最最美丽的事物却偏偏注定要毁灭,正如那个撒哈拉沙漠中特立独行的背影,上天给她贴上的标签是“等待”。

初读三毛,读《梦里花落知多少》,是因为被这个极具清新风格的书名所打动。在书中,我跟随着三毛摇摇颤颤的心绪,如大雾中航行的船只,由丹娜丽芙岛流浪到大加纳利岛,游过荷西与她曾经走过的地方,停在那片夺走荷西灵魂的海域。

“我们自黄昏一直在海边坐到子夜,正是除夕,一朵朵怒放的烟火,在漆黑的天空里如梦如幻地亮灭在我们仰着的脸上。”除夕的海边,三毛曾与荷西坐在堤坝上谈着天。传说零点时的十二个愿望最灵验,于是两个喜悦的人儿虔诚地低下头去为未来许愿,那时,她的愿望只是她和他浩瀚的幸福里多一些对未来的奢求罢了——“但愿人长久,但愿人长久,但愿人长久——”

她是沉溺在生活里的幸福小女人,所以总赖在荷西的怀里不肯举步。她拥有太多的浪漫,因而总是吝于向荷西表达自己的心意。总有人在苦苦追问,为何会有这样一个词语叫“追悔莫及”?或许,人们生活的轨迹从一开始就未曾逃离命运的掌控,上天料定人们总会在失去后才懂得珍惜,所以玩笑般地作弄着人们的命运。奈何,盛开或凋零、拥抱或离别,都是现在的我们参透不了的。

可是,三毛,聪敏如你,怎会看不懂那夜的烟火呢?留下的是极致的美丽,却不过一霎的灿烂就烟消云散,就像秋天里悄无声息、纷纷坠落的花儿。

安静的你,还在等待何时的花季?

“那一年,我们没有过完秋天。”

那一年的秋天,窗外的花窸窸窣窣落下了好多。

“向你告别的时候,阳光正烈,寂寂的墓园里,只有蝉鸣的声音。”“我的手指,一遍又一遍轻轻划过你的名字——荷西·马利安·葛罗。”我简直不能想象三毛是以怎样的姿态环抱住十字架,抚摸着这个给了她太多温暖的名字,一次又一次。她冰冷的内心紧贴着冰冷的十字架,秋日里的看似安静的她,真的只剩下一片寂寂的蝉鸣、空荡的灵魂。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悲剧是把美的东西撕碎了给人看。”三毛就把这样一种寂静的凄凉美演绎得淋漓尽致。她用一支如泣如诉的笔写下她和荷西活着的、死去的悲伤和快乐,盛开的'、枯萎的过去和现在,一切正如三毛捧着的花束,盛放是真实的,却散落一地。

她的痛苦在曾经的记忆里无数次蔓延,就像烙无数次重复着触及肌肤的过程。这让我想起希腊神话中的西西弗斯,他每天都推着石头向山顶前进,未到山顶石头总会滚落,他却不得不永无止境地重复这件事。三毛就是西西弗斯,她在与荷西有限的记忆里一次又一次焚烧自己,一次又一次涅槃重生,一次又一次描摹出生命的轮廓;西西弗斯正是我们,我们的生活就像转动的车轮,总在重复着昨天的故事,却又带着对明天的憧憬前行——我们的人生就是如此,静默地等待着轮回和重复,等待着绝望和希望相生相灭。

三毛静美的一生不平凡,只因自始至终的等待。从最初的等待花开,等待一个对的人给她一个终生的许诺,到等待记忆片片凋落。

那纷纷扰扰落下的花瓣,何时再次绽放?

“结婚以前,在塞歌维亚的雪地里,已经换过了心,你带去的那颗是我的,我身上的,是你。”“埋下去的,是你,也是我。走了的,是我们。”我久久地揣摩着这两句话,三毛是个骨子里充满宁静的忧伤的女子,她的文字是一半的明媚和一半的忧伤,不求轰轰烈烈,但求安安静静地只为一人等待。

“但愿人长久。”不错的,那个在除夕时许下的短小的愿望,如今是三毛等待的结局,这应该是三毛内心最真实的情感流露吧,三毛与荷西,这一对灵魂伴侣,在这一刻,或是永生了。

三毛总在安静地等待着,而我也是如此安静地品悟着生命的意义。活着,本身就是一种极其深奥的生命哲学,我们总是在不断地追求前进而忘却了生命最重要的意义——其实,我们又何尝不是如同三毛一般不断失去又不断拥有呢?生命的意义需要我们的静静等待,秋天的花朵落入泥土,生命走向结局却滋养了泥土,落花有情,它用自己的全部等待着未来;尽管荷西永远离开了三毛,她却在剥离了情感纷扰的独处生活中收获了一种安静的美,收获了一种对于回忆、对于过去的思考,生命之花因此悄悄绽放。或许,我们也需要这样一种生活状态,做一个抛离世俗的安静的人,在花落时等待花开的季节。

这本触动我心灵的书,记叙更多的是生命的沉吟和超脱了生死的絮语。我咀嚼着为生命而等待的芳香,将安静的感触悄悄珍藏——谁也无法知晓等到的将是什么。也许等来的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也许等来的是“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无奈,也许等来的是“剪不断、理还乱”的愁苦……无论结果如何,生命的调色板总是那么五彩斑斓。等待贯穿着生命的甬道,花开花落,一切皆有因缘。等待,是最美丽的守候。邂逅三毛悲哀却浪漫的等待,即是邂逅了她最美的一生。花,终是落了;人,却相依在梦里。

他们本是不受世间纷扰的梦中人,却不慎坠落人间,等待命运的过往,在尘土中执意开出一朵朵灿烂。

读《梦里花落知多少》有感2

路灯亮了,冬天的夜暗得特别早,淡橘色的光在霾的笼罩下倒显得温柔。原本令人讨厌的雾霾,在光的艺术下,恍如梦境。这样一个伤感又压抑的季节,配上这样的梦境,脑海中逐渐浮现出最近读的三毛作品,她的经历,不正是追寻自己的`梦吗?

我很喜欢三毛,她是个迷人的女性,从第一眼见到她的穿着打扮,就被深深吸引,于是开始细细品读她的作品。文章中呈现的三毛更有个性,是个非常特别的人,由于这样的主观原因,我更喜欢她的心路故事。

总体来讲,她的作品,文笔是欢快的、心情是压抑的,尤其是她丈夫荷西过世后,悲伤更是溢于言表。《梦里花落知多少》这一文集,正是她心情压抑时期的作品,写文成了三毛排解悲伤的一种方式。

一些琐碎的事拼成了过往,回忆总是苦涩的。其实悲伤很简单,简单到等待一封信、一场家庭聚餐,看似有亲人、朋友的安慰,但那种孤独感反而刺激她记起荷西,虽然渐渐平复一些心情,但往往是一件小事,又会揭开伤心处,化成无尽的悲伤。也许文章中描绘的事是真的,也许只是她自己的幻想,但荷西已经印在三毛的脑海中,那样根深蒂固,使她幻想着自己的丈夫还在身边,自己还能为丈夫做菜。

与书同名的一篇文章中,三毛写了些荷西去世前后一段时间的事,令我感触最深的是在他们结婚六周年纪念日的时候,荷西买了一块手表送给她,她 ……此处隐藏8016个字……了下去。读到闻婧被糟蹋的时候,我的眼睛酸了,但没有流下眼泪;读到陆叙死的时候,我哭了,还有后边一些内容,我都是流着眼泪看完的'。读《不会占梦的占梦人》的时候,我有点恨郭敬明,他干吗把结局写得那么悲呀?后来从文学的角度来分析了一下,又觉得情有可愿。因为以前写《蜀山秘史》的时候,我也曾经把结局写得很悲,但最后有后悔了,又设计让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出场化解一切。我可能是陷得太深了。后来想想自己曾经在宛玉璇月装的冷若冰霜,现在哭成这样有失身份,就把眼泪擦干了。其实上中学以后我很少因为别人的事哭,记得上小学的时候经常因为电视剧里的剧情哭,最傻的一次哭得居然比那个演员哭得还凶。当时心想还不如让我去演,但现在觉得那时候自己很傻。说实话,我在玩《仙剑奇侠传》的时候都没哭,看仙剑电视剧的时候顶多因为姥姥和灵儿的死而眼睛酸了一下,玩《幻想三国志》的时候虽然眼睛经常酸,但也没哭出来,这部书写的确实不错,现在觉得这个结局更是锦上添花。最后,再发表一下对里边几个人物的感受:我为陆叙、白松、闻婧还有顾小北感到可怜,尽管我觉得顾小北很傻。为李茉莉和姚姗姗和我是同类而感到可耻。对了,说到李茉莉我突然想起一件事来,就是那天居然说李茉莉是个大好人,我读到李茉莉的罪行的时候特想抽她,她居然说得出口!不过后来想想她也是为我好,不想让我事先知道剧情。其实这也没什么,就跟她以前说朱姗姗美丽可爱又漂亮,温柔贤惠又大方的时候一样。我当时有生气又想笑。最后,读到林岚又交了个新男朋友的时候,我想起了以前读的一篇叫《黑暗篇章》的文章,结尾跟这个差不多。现在好想再读一遍《名侦探柯南特别版新兰篇》,但实在是没有时间。最后想祝林岚幸福,但又想到这是郭敬明虚构的,就打消这个念头了,怎么说我也是一写书的,这句话是跟林岚学的。有时候我真想什么都不知道,把这个故事当成真的,顺着这个剧情往下想,但我既然选择了知道一切,就要面对现实。我当初读这本书的时候真以为它是真的,因为当时正在读《挚爱郭敬明》,所以混了,直到发现“我”是女的之后才反映过来。

读《梦里花落知多少》有感13

郭敬明的《梦里花落知多少》到底为什么这么畅销?我不清楚,真的,直到我读完这本书,我终于know了.书里既没有写什么天荒地老的爱情,也没有写什么感天动地的亲情,有的仅仅是一种友情,一种天长地久的友情,一种无私奉献的友情,一种被“爱”包围环绕的友情!

林岚和闻婧的友谊让我羡慕,嫉妒,更让我感动。看完了这本书,我在心里不停的问自己,我能有她们这么伟大的友谊吗?我可以为了朋友而不顾一切吗?回答是:“不”,其实我也不想要这样的结果,可我必须面对,因为这是事实啊?!

我羡慕她们,因为林岚和闻婧都很幸福,彼此都有这么好的朋友嫉妒她们,因为我没有得到这么伟大的友情被她们所感动,因为她们可以为了对方而放弃一切!林岚和闻婧都是那种特开朗的疯丫头,不管作什么事都是风风火火,雷厉风行的'!

从没想过事情会这样发生,原本陌生的人闯进了人生,从此生命中,多出你们,也多出无限可能,这首《一起开始的旅程》送给林岚和闻婧再合适不过了.自从认识了李茉莉和姚姗姗,她们的生活真的可以说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林岚和闻婧虽然开朗,可她们却单纯的可怜,在这个人人都勾心斗角的社会里,这么单纯的两个人真的不知道要怎么生活!李茉莉在白松面前装出一副“清纯佳人”的样子……姚姗姗在顾小北和林岚之间挑拨……反正姚姗姗和李茉莉就是那种惟恐天下不乱的人,唉!

无奈啊~!世界上怎么会有这种人呢?不明白,上帝怎么让这种人来到人间呢?她们的到来只会给世界增添……世上的人们都好单纯,怎么经得起她们这种人的折腾啊?直到现在,我依旧很感动,林岚和闻婧在面对她们的时候,还是愿意为了对方无私的奉献出一切,实在很另人感动……

读《梦里花落知多少》有感14

“许多的夜晚,许多次午夜梦回的时候,我躲在黑暗里,思念几近疯狂,相思像一条虫一样的,慢慢啃着我的身体,直到我成为一个空空茫茫的大洞。夜是那样的长,那么黑,窗外的雨,是我心里的泪。”这字里行间满是深沉的伤感和绵长的思念。

先来讲讲三毛吧,我们知道她爱穿麻布长裙,着各种特别的凉鞋,我们知道她有一个浪漫的梦想叫“流浪远方”。我们知道她的秀发又黑又长,可自己却取名为三毛。我们知道世间让人为之动人的爱情叫荷西与三毛。

如这本书名,三毛的爱情像一场梦。在梦中诞生,又在梦中逝去。这本书主要是三毛对于荷西的追忆以及她从悲痛中度过许多年的过程。

三毛在书写她对于家的遐想:“最爱晚饭过后,身边坐着我爱的人,他看书或看电视,我坐在一盏台灯下,身上堆着布料,两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闲话将那份对家庭的情爱,一针一针,细细的透过指尖缝进不说一句话的帘子里去,然后有一日上班的回来了,窗口飘出了帘子等他——家就成了。”

当看到这段文字时,我整个都被震撼了,三毛他想过的生活简单平凡,无非就是与爱的人在一起简单生活,字字句中透露出他对荷西的爱。

书中的第一篇就写了荷西的去世,那镶花大铁门里围着永远沉睡的荷西。起初我不理解,荷西去世后,她居然还想要一个人留居西班牙,甚至还想结束自己的生命。她把荷西当作他的天,每天沉浸在梦里,宁愿在虚幻里死去,也不愿在现实中活着。

我不懂,我认为三毛很可笑,为一个男人,不顾家人;为了一个男人,每日活得人不人鬼不鬼。这会让我觉得爱情这个东西并不是完全有益处的。爱一个人则要为了他好好活下去,好好面对生活,那才是刻骨铭心的爱,讲到这儿我想起了李清照,但三毛与她不同,后来三毛终究是从黑暗里走出来了……因此,不得不说我敬佩三毛的勇气!

我爱三毛的率性与自由,她爱流浪,爱去世界各地,因此她的朋友便特别多。

世界各地,跨民族,跨地区,但她好像从没有去刻意交多少朋友,她总是以真诚待人,她的真性情让人为之动容。

三毛的《梦里花落知多少》,并没有用多少华丽的语言,三毛以细腻的写作手法动人。我对于爱情没有多大感悟,也不能深入体会。但从三毛的文字里却能看到三毛对于荷西的那份爱,这或许就是伟大爱情吧!

“记得当时年纪小,你爱谈天我爱笑,有一回并肩坐在桃树下,风在林梢,鸟儿在叫,我们不知怎样睡着了,梦里花落知多少。”

读《梦里花落知多少》有感15

我的生命路途中有多少个10月?多少个10月怀有多少个忧伤?我从不敢去创想《忧伤》我想这是对梦最好的诠释……

十月——在十月的时候,我会突然发现读完《梦里花落知多少》后,我的噪音更颓废,像是在一个废气的碉堡中不自由的狂喊,十月,读万梦我回的坝堰,看见的不再是水波浮动,杨柳依依的时候,我哭了,那年我16岁,只记得那年的围栏是新的,那意念,围着围栏的坝堰也围住的我的写待的.梦,有一段时间我没有写作因为我没有灵感。

忧伤——有时候,我看到浮云无声地流淌过去,内心就充满了忧伤觉得日子就这样流淌过去而那些以前说着永不分离的人,早已敬落在天涯。结局是这样的。所以读完《梦里花落知多少》我觉得头痛。那些开在生命的、轮回里的花儿怎么会了解人世间的痛苦。

迁雨千寻……

《读《梦里花落知多少》有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