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彩龙鸟读后感

2021-09-25 08:43:18
五彩龙鸟读后感1000字

我刚刚看完沈石溪的动物小说——《五彩龙鸟》,这本书有趣极了,还给了我一些启示。

这本书讲述的是两种恐龙的演变历程,有两个主角,第一个主角是一种小型恐龙,它们最终演变成了中华始祖鸟,是鸟类的祖先;第二个主角是一种较大的恐龙,它们最终演变成了犬齿甲龙,但却在“侏罗纪大黑暗”中灭亡了。

龙鸟是由一种小型恐龙演变而来的,这种恐龙曾经在地上生存,但因为体型太小,实力太弱,在自然界中难以生存,稍有不慎便会被别的恐龙吃掉。于是,有一只恐龙实在受不了这种整天受欺压的生活,突发奇想,迁居到树上生存。因为大型恐龙在树上活动不灵活,所以它们在树上生存就能减少被捕食的风险。其他同类也纷纷效仿这只恐龙,爬到树上用树洞做窝。但由于树洞数量有限,这种恐龙开始互相争抢树洞,进行自相残杀。一只名叫泱的恐龙,它实在看不下这种同类间自相残杀,于是宁愿没有树洞住,在银杏树林间四处流浪,直到它遇见一只名叫坍的雄性,坍长得很奇怪,它长了羽毛,而且受到蜜蜂建筑蜂窝的启发,学会了自己用树枝和泥土搭窝,于是不再需要树洞,泱看上了坍的这项绝技,最终愿意跟它交配。泱和坍交配了以后,生出来的后代也长了羽毛。

其他同类恐龙发现筑巢就不用互相打架,争抢树洞,于是纷纷效仿。但是就因为那一窝长了羽毛的小恐龙,它们长大与其他同类交配以后,得出来的后代全部都长了羽毛,就这样,这个种族渐渐演变成了身上带羽毛的恐龙。有一次,一只名叫潆的恐龙带着它的小宝宝去觅食,遭遇一只食肉的犬齿甲龙。潆为了引开犬齿甲龙,牺牲自己往树下跳去。但下落时,它条件反射,拼命扑打带羽毛的前肢,下落了几米以后,它惊讶地发现自己竟然飞起来了。趁着犬齿甲龙还在发愣,它呼唤她的孩子跟着自己一起拍打前肢飞起来,它的三个孩子也纷纷效仿,一家四口就这么凌空飞起。犬齿甲龙因为没有捉到它们,再加上刚刚经历过侏罗纪大黑暗,而绝望地从树上摔落下去,气绝身亡。而这只犬齿甲龙,正是本书另一个主角的后代,也是“侏罗纪大黑暗”后唯一幸存下来的一只犬齿甲龙,它死了,整个犬齿甲龙家族灭亡了。

导致本书另一个主角——犬齿甲龙——灭亡的最大原因,是因为一只名叫崆的犬齿甲龙打破了同类不相食的禁忌,从啃食同类的尸体到捕杀受伤的同类,再到捕杀身上没有伤口,但体型较小的同类,最后到随意屠杀自己身边的健全同类,甚至是配偶。这个可怕的坏习惯导致原本团结一致的犬齿甲龙家族毫无顾忌地捕杀所有动物,包括同类,使得整个族群变得冷冰冰,谁也不愿意靠近谁。表面上,犬齿甲龙家族非常壮大,个个体长达到四米以上,但实际上它们都是杀害同伴不眨眼的恶魔,正逐步走向衰亡,崆甚至还把自己的配偶吃掉了。侏罗纪大黑暗时,太阳被火山灰遮挡住,就因为犬齿甲龙冷冰冰的感情,导致整个族群都不愿意挤在一起取暖,最后一只一只地冷死、饿死,一只“侏罗纪大黑暗”后幸存的犬齿甲龙——崆,因肚子太饿,去捕捉龙鸟,也就是潆的一家。结果潆带着它的孩子飞上天空,而崆因为没有成功捕食,再加上饿得奄奄一息,生存意志彻底崩溃,直接从树上摔落下来,身亡了。

就是这两种看起来差距很大的恐龙,弱小的那一种最终反而走向了繁盛,且一直延续到现代;而强大的那一种最终还没熬到白垩纪,就走向灭绝,现在只能看到它们的化石。

弱小的、几乎处于食物链底端的鸟类祖先,因为族群之中特殊的感情,家族间的含情脉脉,及其温顺的性格和内在的潜力,不停地进化,最终离开地面,飞向天空,演变成今天的鸟类。而强大的、处于食物链顶端的犬齿甲龙,却因为越来越冷漠、残酷的族内感情,及其为所欲为,自以为是的性格,最终全军覆没,成为恐龙历史上的一段悲惨的剪影。

读了《五彩龙鸟》这本书,我悟出了一个道理:如果你不去锻炼自己,不去开发自己的潜力,你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能力有多么强大。当然,如果你自以为是,自私自利,总是认为自己非常厉害,你就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终导致人生被糟蹋,毁掉自己的前途。

《五彩龙鸟读后感1000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