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址作文600字

2023-04-28 23:18:33
遗址作文600字合集九篇

遗址作文600字合集九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遗址作文600字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遗址作文600字 篇1

五一,我和爸爸妈妈去临潼参观被人们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坐上了前往兵马俑博物馆的汽车,虽然下着小雨,但是沿途的秀丽风光却依然不时地引起车上人们的赞叹。

到了博物馆门前,看到来这里参观游览的人真多啊!男的、女的、老的、少的,中国的.,外国的,一群群,一对对,摩肩接踵,络绎不绝。一进大门,迎面一座巨大的拱形建筑物首先映入我的眼帘,房子上方正中,“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九个金光闪闪的大字非常醒目,房子前边的广场上,两边绿树成荫。我们先进入了左边的第一陈列室,这里展出的是秦朝统一中国前后各种珍贵的历史资料和文物。

出了第一展览室,沿着水泥通道向前走,便来到巨大的拱形建筑物前,这就是兵马俑展览大厅。我和爸爸妈妈随着人流进入大厅,啊!眼前那宏伟壮观的情景使我惊呆了,只见大厅里有一个巨大的土坑,里边全是各种各样的出土陶俑。我紧跟着爸爸妈妈,手扶坑边的栏杆边看边问边听,讲解员给我们说,现在一共发现了三个俑坑,大约8000多个俑人,已经出土的只有几百个,这些俑人中包括将军俑、武士俑、车马俑、军吏俑等。他们的身份不同、装束不同,神态也不同。我仔细观察,他们一个个头戴金盔,审批铁甲,手握宝剑,威风凛凛。后边那些没有盔甲的,一个个挺胸而立,精神抖擞,一定是武士俑……看着这些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兵马俑,我仿佛看到了那千军万马奔腾厮杀的古战场,听到了那号角齐鸣、战鼓咚咚的喊杀声。

从大厅出来,我们进入了右边的铜马车展览室,这里陈列着最新出土的铜马车,无论是车、马还是车夫,都做工精细、造型逼真,令人赞叹不已。

下午,我怀着恋恋不舍的心情随爸爸妈妈乘车离开兵马俑博物馆。一路上,我思绪万千,心想:我们中华民族真不愧为一个有着灿烂文化遗产的伟大民族!

遗址作文600字 篇2

七月的一天,我和我的朋友韦袆在各自妈妈的带领下,相约到隋唐城遗址植物园游玩。

走进隋唐城遗址植物园这座巍峨的大门,迎面就是一片绿,时而吹来一阵风,眼前的那片绿向我们招手,好像在欢迎我们进入它的怀抱。我们先来到位于植物园西北部C区,这里主要为野趣水景园。哇!一片水的世界!池塘中盛开着白的、红的荷花,那朵朵荷花,有的盛开露出笑脸,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有的含苞待放,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荷叶的碧绿与荷花的色彩使游人流连忘返,池边还有拿着相机久久站在那里为这满池荷花留下倩影的摄影爱好者。这时,突然从水里钻出一只小鸭子,在我们的惊呼声中,它自由自在地游到荷塘深处,只给我们留下湖面上涟漪。呵呵,你瞧,就连那荷叶下的小鱼也不甘寂寞,不时调皮地在荷塘中游来游去。听妈妈说,在这片野趣水景园中,是以人工湿地为依托,集中展示各种水生植物,种植有荷花、睡莲等水生植物200多种植物。有的植物妈妈也叫不上来名字,说如果下次再来,让我带本《本草纲目》来。

大人们走累了,坐在路边的长椅上休息,而我们这些好玩的孩子们来到小渠边,把裤子轻轻地往上拉,“扑通”一声跳进去,让小渠中的水尽情冲着我们的小脚丫。那水中的小鱼儿还不时亲吻着我们,我们就开始捉它们。那灰色的.小鱼儿总是东躲西藏,让我们要么抓一手泥沙,要么抓一把水草。就这样,我们开心的笑着,是发自内心的笑,我们儿童天真无邪的笑。妈妈说,那种笑肯定传到了很远很远,像吃了密一样甜透了心。

小渠边的小溪,是冲干净小脚丫的地方。把小脚丫放在水里,总有小沙子钻到你的脚窝窝里,挠得你发出“咯咯咯”的笑声。

要走了,我回头望了望那些地方,这将成为我人生中一个美好的回忆……。

遗址作文600字 篇3

我们行驶在高速公路上,忽然大巴下了高速往一片戈壁开去,几分钟停了。导游阿姨说“我们身后就是汉长城,大部分长城被夷为平地,这里的长城却保存了下来”。

这段汉长城距今约2100多年,是目前汉长城保留最完好的一段,下面有3米宽,上面有1。5米宽,高约3米多,就地取材,由芨芨草、黄土、沙砾夯筑而成。

汉长城矗立在戈壁中,有的地方依然高大挺拔,有的地方已经塌陷,断断续续,破损的城墙上能看见里面的一块块石头、干草。望着经历两千一百多年风霜的汉长城,似乎感受到了两千年的风风雨雨,虽经历了两千年风霜,但仍能想象以前的雄伟和威风。

我们在回去的路上,我捡了好多漂亮的小石头留着纪念。

敦煌雅丹。

到了雅丹地质公园景区,需要坐公园的大巴车参观。

一望无际的沙漠上,矗立着一些小山,“雅丹”在维吾尔语的意思是陡壁的小山。这些小山有的像小狗、有的像小鸡、有的像老鹰,各式各样。这时讲解员指向一片平地说“我手指的`地方是星球大战的一个拍摄现场。”

大巴车走了十分钟到达了第一个景点:金狮迎宾。

下了车,感到阳光很刺眼,远处的那块石头很像狮子,有两个部分,一块石头像狮头,一块石头像狮身。石头表面很粗糙,饱经风霜的样子,石头上的每一道痕迹都透出一股历史的气息。

让我记忆最深的就是一处象孔雀的石头,有十多米高。走到下面,看着高大的孔雀矗立在那,十分庄严。我仔细端详着,忽然旁边的哥哥对我说,“你看这只孔雀是不是也很像一只猪,孔雀的身体是猪头,孔雀下面的部分是猪的身体,头旁边的两个石头像耳朵一样。”我仔细看了看的确很像,感觉比孔雀还像。

坐在车上,看着窗外漫无边际的大戈壁,苍苍茫茫,让人深思。

遗址作文600字 篇4

今天,我和家人一起来到了我期待已久的河姆渡遗址。

刚进河姆渡博物馆,浓浓的历史气息就深深地吸引了我。我看到了7000多年前动物的残骸,有四不像的角,梅花鹿的角,鲸鱼的肋骨,大象的牙齿......各种动物的'部位清晰可见。由此专家推理,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气候温暖湿润,大致与今天的西双版纳地区相当,大自然赐予了河姆渡先民丰富多绕的生态环境。我们往前走,看到了河姆渡文化的稻作农业,它是中国南方地区史前农耕文化的杰出代表。还有用石头和各种骨头制作的捕鱼利器,那真是手工佳品。河姆渡先民的居址坐落在依山傍水的低丘缓坡。他们居住在用木柱,横梁和地板等搭建的干栏式房屋里,过着饭稻羹鱼的生活。炼泥制陶,纺线织布都是他们的日常生活。一路上,我和妈妈慢慢欣赏,一路听讲解。我们看到了一个叫漆木桶的物件,它长得一般,可用处确不一般。听说这是一种打击乐器,古人也挺有艺术气息的。

我们参观完了博物馆,这就结束了吗?非矣,非矣!接下来我们到了1973年开挖保存的遗址,开始了在7000年前古人的土地上徒步,参观他们的“居住小区”。映入眼帘的是古人的干栏式建筑,比较适应南方水乡,被誉为“建筑史的奇迹。”它既可防潮又可躲避虫兽侵袭。至今仍盛行于东南亚和中国西南地区。我们又看到了木构水井,也是迄今为止所知中国最早的井。

参观完遗址,我们看到了河姆渡遗址的标志性建筑——双鸟朝阳图。它由三块巨石叠起,上面的图案十分精美,这也是我们先人的图腾文化。

今天我感觉收获太大了觉得,学到好多知识,更是感叹我们祖先的非凡创造力。

遗址作文600字 篇5

今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妈妈听说龙潭山重新修建完工,要带我去重游龙潭山公园。

龙潭山公园位于吉林市东部,松花江东岸,因山上有一个龙潭古池而得此名,是一个以森林为主景观的公园。龙潭山山势绵延陡峭,是吉林市四大名山之一。

来到大门口,我惊讶的发现它改名了,叫“龙潭山遗址公园”。进入了大门,首先看到的是一棵古树,一个大树根,长出三个粗粗的树干,名字叫“桃园三结义”,这不禁让我想起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结拜为兄弟的故事。我们继续向前走去。右手边有许多历史壁画。

接下来映入眼帘的是一把硕大无比的剑,名字叫“回头双鸟首”,它前窄后宽变化明显,剑叶扁薄,刀口锐利。它显现着东北地区的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夫余国,立国松花江畔,兵强马壮,舞剑称雄的昔日辉煌。

顺着左手边走,我们来到了御道,御道在清乾隆十九年,高宗乾隆皇帝登临尼什哈山(今龙潭山)时,见山高陡峭,绿树成荫,便在此停骑下马。沿着御道的台阶向上走去,两边都是参天大树,不知不觉我们来到了水牢,它以黄冈石条垒砌,呈长方形,水深而碧,无涨无落,终年不涸,吉林市八景印月即指此处。

在离水牢相距200多米处有一圆形的石砌深坑,俗称“旱牢”,是高句丽时期古城堡储存军需物资的地窖。

在旱牢的不远处就是“龙凤寺”,我们没有去寺院里,在寺院的'前面有好大一个平台,有许多娱乐项目,有好多人在那里健身。

我们沿着小石阶继续向上攀登,山更加陡峭,大约又过了半个小时,我们来到了山城的顶峰,俗称“南天门”,美丽的松花江,许许多多的高楼、汽车、建筑都在我的脚下,大半个吉林市的风景尽在我的眼里,好美啊!

遗址作文600字 篇6

蔚蓝的天空下,辽阔的金莲川草原像一张巨型的绿色地毯铺向远方,上面点缀着细碎的小野花,如繁星点点。我和爸爸妈妈徜徉在这如画的美景中,一起游览位于内蒙古正蓝旗的.世界文化遗产——元上都遗址。

我早就听说,七百多年前,忽必烈在这儿建立了元朝,元上都成为这个世界历史上最大王朝的首都,是草原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融合的杰出典范,这次终于看见庐山真面目了。我们骑着自行车穿行在茫茫草原,远远地被一座雄伟庄严的雕像群吸引了。硕大的忽必烈像位居中央,元朝大臣和蒙古骑兵守护两旁。有趣的是,我们居然在大臣像里找到了马可。波罗。

继续前行,便来到宫城南门——御天门。四面石墙由许多大石块组成,但历经风雨,只剩破壁残垣。我纳闷,为什么这么破旧的地方能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呢?导游告诉我们:“在你们眼前的是一座沉寂了七百余年的雄伟古城遗址,虽然它残缺不全,但有5个故宫那么大,有六位皇帝在此登基,曾经是何等的辉煌与繁华啊!”再往前走,我们看到了另外一座宫殿遗址——大安阁。大安阁是当时皇宫正殿,位于宫城的正中心,呈“凸”字型。马可。波罗曾在游记中记载:“内有大理石宫殿,甚美。”元朝皇帝经常在这里举行重大的朝政典礼,处理国家大事。我看到地上立着一个个玻璃罩,里面保存着一些曾经的文物,有古老的木桩,破损的石像人,雕刻着祥龙的汉白玉柱……朴或精美的遗物见证着这里曾经的兴盛。“妈妈,这个酒壶好精致啊!”我似乎看到了它当初那流光溢彩的风姿。“这是高丽国送的礼物。元朝的外交很发达,很多文物都是当时外国使者赠送的。”

出了景区,我恋恋不舍。历史变迁,曾经的繁华都城虽已消失,但它却永远留在我们心底。唯有自强不息,我们的祖国才能立于世界强国之林!

遗址作文600字 篇7

1.天地不绝

天地不绝设置于一层东厅,面积约1000平方米。此厅集中展示祭祀区出土的金器、铜器、玉器、石器、象牙、卜甲等精美文物,重点表现金沙先民的精神世界及宗教祭祀内容。

2.千载遗珍

千载遗珍设置于一层西厅,面积约900平方米。此厅荟萃金沙遗址最富神秘色彩的30余件精品,其中以中国文化遗产标志“太阳神鸟”金饰最为令人瞩目。

3.解读金沙

解读金沙设置于底层西厅,面积约830平方米。此厅从背景、溯源、遗韵、谜雾等方面,对金沙文明辉煌灿烂的历史背景进行纵横概述,以加深观众对金沙的立体认识。

4.4D影院

《梦回金沙》引领你穿越3000年时空,回溯古蜀金沙丰饶而美丽的土地。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为您倾情打造4维立体电影,展开衣服古蜀王朝由杜宇到开明的壮丽画卷,特技效果,动感震撼,深度体验,宛如身临其境。

5.遗迹馆

遗迹馆建于金沙遗址祭祀区原址之上,建筑面积7588平方米,金沙遗址祭祀区是中国发现的延续时间最长、保存最长、祭祀器物埋葬最丰富的古代遗存之一,观众在这里可以感受古蜀国祭祀活动的频繁和宏大气派,该可以近距离实地观看考古发掘的过程。

6.陈列馆

陈列馆内的`陈列以金沙遗址发掘的重要遗迹和遗物为主要内容,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以科学、通俗、生动、活泼的方式,从古蜀金沙王国的生态环境、建筑形态、生产生活、丧葬习俗、宗教祭祀、文化背景等多个角度,全面展示金沙文明的辉煌与灿烂。

7.远古家园

远古家园设置于二层西厅,面积约900平方米。此厅以大型半景画和原状大型考古遗迹为主,展示了金沙时期的自然生态环境,气势磅礴,极具视觉冲击力。

8.王都剪影

王都剪影设置于二层东厅,面积约900平方米。此厅将考古发掘成果、复原场景、多媒体展示相结合,从居所、工具、烧陶、冶铸、制玉、墓葬等方面,勾勒出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古蜀王都社会生活剪影。

遗址作文600字 篇8

  今天的行程是圆明园遗址公园。圆明园正好在搞荷花展,到处是碧绿的荷叶,荷叶丛中冒出朵朵漂亮的荷花,美丽极了!

  和美丽的风景相比到处残檐断壁,让人看后愤愤不平。

  我首先看到了圆明园唯一保存至今的老石拱桥,这座仅存的单孔石拱桥是西宫门外的一座跨溪石拱桥,现在只剩下一半。而在当时圆明园中有200多座。

  往前走来到了著名的西洋楼——谐奇趣,这个高三层的西洋建筑原来是在此演奏中西方音乐之处。皇帝站在上面欣赏着前面的菊花式喷泉,听着西洋乐。现在只剩下了断壁散落一地。

  谐奇趣北面,是仿欧洲迷宫而建的花园。“黄花阵”也称万花阵。据说每当八月十五中秋之夜,皇帝都在此举行灯火晚会。让宫女太监拿着灯笼从四面的门进入,比赛看谁先走出迷宫来到中间的`亭子里。

  再往前走是最著名的“大水法”。大水法是一处以喷泉为主体的园林景观。主体为巨型石龛式,中前边有狮子头喷水瀑布,成七级水帘;前下方为椭圆形菊花式喷水池,池中心有一铜梅花鹿,从鹿角喷出8道水注;两侧散布10只铜狗,从口中喷出水注,直射鹿身,俗称“猎狗逐鹿”,大水法前、左、右各有一座大型西式喷水塔。

  闭着眼睛想象一下这个场景美不美呀!你们想不想看到这么美的景象呀?

  可惜晚了,这么美丽的风景再也看不到了。是谁破坏了这美丽的风景不用我说你们也应该知道了吧?

  临走时别忘了到我们的国宝铜首——十二生肖处留个影,当然这也是仿制品了,真的流落到世界各地还等着我们这些子孙把他一件件找回来呢!

遗址作文600字 篇9

在参观了动物园后,我和班里的一些同学一起来到了半坡遗址博物馆。

一进大门,远处正中央直立着一座雕像,会是谁的呢,原来是一个半坡姑娘,她半蹲着身子,正在用泥制的器具装水,同学也为这个姑娘拍了一张照作为纪念。

在一号展厅里,我和同学了解到,半坡遗址展现的是距今6300年前黄河流域一处典型的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遗址。在参观中,我发现当时的'房屋各式各样,有半地穴式方形、地面圆形、地面方形等等,他们在建造房屋时,首先用树枝搭成房梁,然后在上面抹一层层的草泥,房屋里面也要用草泥抹平,最后用火把房子烤上一段时间后,一座简陋的房子就建好了,我感到有些奇怪,半坡人居住的地方,周围都有一层很深的沟,这是为什么呢?讲解员说,可能是当时的人用来防御动物侵袭所挖。

最后我和同学们参观了半坡人是怎样做器具的。半坡人烧器具的地方很特别,有的是橫穴,有的是竖穴。竖穴的样子很像梨身,它的使用方法是:先在底部烧火,然后把上面挖出开口,再把做好的泥制器具放在上面烧制一段时间后就大功告成了。

我了解了半坡人的生活,虽然他们衣着简陋,吃不饱,睡不好,没有什么十分先进的东西,还需要抵御各种野兽的侵袭而费很大劲来挖沟,否则就会有生命危险,可是他们发明了很多有用的东西,各种器具,以至于让现在的社会生活更加的美好。我不禁感叹道,是啊,正是因为古人的智慧,才促使我们的现代社会更加的繁荣昌盛。

参观了半坡遗址博物馆,我有了许多的感慨,也对古人的智慧发自内心的佩服。

《遗址作文600字合集九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