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

2023-11-16 07:58:18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大全(15篇)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大全(15篇)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1

今年的寒假过得非常的充实,非常有意义,那是因为一本书的缘故,它就是《窗边的小豆豆》。放寒假前,团里给我们这些团员们布置了一个任务,阅读《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并进行摘抄和写一篇读后感,如果不是这任务,我还不知道有这么一本好看的书。

《窗边的小豆豆》是由日本作家黑柳彻子根据自己上小学时的故事写成的,这本书讲述了作者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让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并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础。这本书不仅带给世界几千万读者无数的笑声和感动,而且为现代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就应该多看看这样的书,因为你可以从书中找到许许多多有用的东西,这对今后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在生活中,处处都有像小豆豆这样的孩子存在,这些孩子对于一般人来说,应该是像小豆豆一样算是一个问题学生: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总是时不时的做一些小动作,又或者是和旁边的孩子讲讲悄悄话等等。一般来说,这样的孩子是最让校长和教师头疼的学生,但是从书中我同时也感受到了一个小姑娘的聪明、可爱与热情。所以,小林校长每次见到小豆豆时总会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就是这样一句简简单单的话语,让小豆豆开始对自己充满了信心。我觉得小林校长特别了解孩子的心理,善于帮助孩子去掉自卑心。在书中我寻求到了一名老师在看此问题时反思到的关于教育的一些契机和方法,善于教育孩子的教师、校长,会善于运用欣赏的`眼睛发现孩子的每一个值得肯定的地方,用激励的语言让孩子感受到被承认的愉悦。我有时在想,像小豆豆这样的孩子,如果不进巴学园、不碰见小林校长的话,多半会被当成是坏孩子,也就不可能有后来的顺利成长和才华的展示,这也让我再一次了解到欣赏和激励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

我们所教育的对象是3——6岁、天真可爱的孩子,在教育他们的时候,更需要老师的肯定和鼓励,有时我们会因为一个不经意的动作,一句随意的话就刺伤害孩子稚嫩的童心,尤其是那些调皮的让老师头疼的孩子,他们更需要我们老师用更多的耐心、爱心去帮助他们,老师的肯定鼓励对他来说比任何奖励都有效。

在书中所写到的巴学园,它上课的方式很特别,不像其他学校有着一成不变的课程表,它的每节课都是由孩子决定,孩子喜欢什么就上什么。在小林校长看来,这种看似“乱糟糟”的上课方法却很管用:随着学生们年级的升高、知识的增多、能力的增强,教师和校长就能逐渐掌握每个学生的兴趣所在和独特的思考与学习方式,这样教师就能实施更有效的教学方式。小林校长还说:“不要硬把孩子塞进老师设计的模式中,要让他们在自然的环境中无拘无束地成长,因为孩子的梦想远比老师计划的还要远大。”然而,现在很多的成人总习惯于替孩子安排、打点一切,恨不得把自己的思维都套用到孩子脖子上,可是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人生经验对孩子是不是真的有用,即使有用,那又有多大的用?孩子们是否应该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是否应该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虽然巴学园是几十年前出现在日本的学校,但是小林校长那种尊重、爱护学生,民主、平等、人性化的教育思想,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今天仍然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2

《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记述的是关于日本作家黑柳彻子童年上小学的一段真实的故事,讲述的是一位可爱顽皮的日本小姑娘----小豆豆,她在自己的母校“巴学园”所经历的改变她一生的真实故事。因为小豆豆小时候老是像一粒粒的豆子那么顽皮地蹦来蹦去,十分淘气,而且好奇心也特别的强烈,对每样事物都充满了兴趣,所以才上一年级,就因为老师受不了她那“不寻常的逻辑”而被其它学校退学了。后来她的妈妈带她来到了巴学园,幸运的她遇到了和蔼可亲的小林校长,在小林校长的细心爱护和教导下,让在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人人接受并越来越招人喜欢的好孩子。

虽然书中的小豆豆很顽皮,但她的天真可爱,活泼开朗是毋庸置疑的。她顽皮起来会不顾一切地向一张报纸跳去时,没想到却掉进了厕所的掏口里;当她上厕所头往下看的时候,不幸她那五颜六色的钱包和白色蕾丝帽“啪”地一声掉进了厕所里……这些趣事都让我情不自禁地捧腹大笑。然而小豆豆也会诚心诚意地帮助泰明爬上“自己”的树并和校长勇敢地交流自己的想法,这又让我很佩服小豆豆的大胆和自信。

书中那位慈祥、温柔、善解人意、为他人着想的小林校长也给了很多人温暖,奇特的巴学园也是很多孩子向往的地方。遇到小林校长是小豆豆的幸运,也是孩子们的幸运。小豆豆被原来的学校退学后,妈妈带她来到巴学园,小林校长认真又耐心地听了小豆豆四个小时的话,并同意让小豆豆在巴学园读书。作为老师的我们,在与孩子进行交流时,我们应该向小林校长学习,学会聆听孩子的心声,因为只有孩子向我们敞开心扉,我们才能知道孩子的需求。然后我们才能对孩子进行对症下药,从而让孩子有所进步。小林校长确实与众不同。文中小林校长说的'一句话让人深思:“无论哪个孩子,当他出世的时候,都具有优良的品质,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影响,有来自周围环境的影响,也有来自成年人的影响,这些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受到损害。所以,我们要早早地发现这些‘优良的品质’,并让它们发扬光大,把孩子们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所以小林校长并不像其它校长一样只追求孩子的成绩如何好,他热爱每一个孩子,总是对孩子们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呀!”而且还带给孩子们充分的自由,小林校长这样充满鼓励式的教育不仅改变了小豆豆的人生,也给了很多教育人启发。

另外“巴学园”也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学校。 “巴学园”不像正规的学校那样有围好的城墙,它的教室是一个个废弃不用的电车车厢,给了孩子新颖的感觉。 “巴学园”的午餐是每到午餐开始的时候,校长就会问:“大家都带了‘海的味道’和‘山的味道’来了吗?”“海的味道”、“山的味道”原来是校长不想让小朋友们偏食,所以蔬菜、肉类、鱼类,都得吃。“巴学园”的教育方法是自己从喜欢的课程开始学起。“巴学园”的运动会是能够自己策划稀奇古怪的项目让每个孩子都能发挥特长。“巴学园”的活动是上午如果把课程都学完了,下午大家就集体出去散步学习地理和自然,夜晚还在大礼堂里支起帐篷“露营”,听校长讲旅行故事……“巴学园"就是这么的与众不同,它总是以孩子为出发点,能够让孩子充分的发挥其能动性。

这本书中的天真可爱的小豆豆,善解人意的小林校长,还有新奇有趣的巴学园都会在我的人生旅途中留下美好的回忆,正是因为读了这本书才让我真正懂得了自由,真正懂得了倾听,也真正懂得了每一位孩子都是"造物主 ……此处隐藏13395个字……的成长环境。假如是我们做错了事,像小豆豆一样淘气,家长会轻易原谅我们吗?我想应该不会,家长不骂我们就已经不错了,更不敢奢求要他们心平气和、包容理解了,我真羡慕小豆豆有这样善解人意的好妈妈!

我陶醉了,我把书翻了一遍又一遍,闭上眼睛,我浮想联翩,我仿佛走进了这个梦寐以求的童话世界: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幸福而又幸运的小豆豆,与众不同的巴学园,令人敬佩的校长。唉!遗憾的是,因为这所我们理想的学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炸毁了!假如巴学园没有被炸,有多少孩子可以走进这所学校,又有多少“坏”孩子会被改变啊!

可爱的巴学园!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14

《窗边的小豆豆》,这个听起来充满童稚的名字,是妈妈小时送予我的,最近翻来重新品读,又会有不同的乐趣和发现。

《窗边的小豆豆》是日本黑柳砌子的作品,虽然我不喜欢日本人,但是这本记录作者童年的一段真实生活的作品却让我改变了对日本人的看法。这本书主要写小豆豆来到新学校巴学园的一段美好的时光——电车教室、健康树皮、温泉旅行、海的味道山的味道、野炊、韵律操……这些事情多么使人留恋。每个人都能在这本书里找到自己阳光灿烂的童年,看完了厚厚的整本书后,又一遍一遍的回味。

这本记录小豆豆的在“巴学园”真实时光的书,每一处都值得一遍一遍慢慢品读,那篇《散步》,一路上的一花一木都让人觉得惬意至极:“出了校门后,女老师走在中间,九名一年级的小学生沿着小河边走着。小河的两岸生长着成排的高大樱花树,就在不久前,樱花刚刚怒放过。”景物衬托出散步的悠闲、美好、惬意。

我至今为止记得最清的是那篇《泰明死了》。这篇是从一个友人的视角描写的一件极悲伤的事情,这篇的神态描写很不错,关于小豆豆的心理、神态描写:小豆豆的脑海里涌起了关于泰明的影像:春假前,大家分手的时候,泰明把书递给自己,他那弯曲的'手指;第一次遇见泰明的时候,小豆豆问:‘为什么你要那样走路呢’,泰明沉静的回:‘我得过小儿麻痹症’时,他那温和平静的声音和微笑着的脸庞;那年夏天,两个人进行大冒险——秘密爬树的时候,年龄和身体都比小豆豆大的泰明,却完全信赖小豆豆,把一切都托付给她。那时候感受到的泰明身体的重量,现在想起来,是那么令人留恋。而正是泰明告诉小豆豆,“美国有一种叫做电视机的东西”……

还有那段虽然只有一个人说话,但另一个人会知道的对话:“再见了。”

小豆豆悄悄地和泰明道别:“也许,等我们长大以后,有一天会在什么地方碰到。那时候,要是你的小儿麻痹症治好了,该有多好啊!”

说完,小豆豆站起来,又看了看泰明。对了,忘了一件要紧的事!

“《汤姆叔叔的小屋》,已经不能还给你了。就让我替你保存着吧,一直到再见到你的那一天。”这段对话写出了小豆豆的天真和对世界的懵懂,让人眼泪被迫流了一脸,小豆豆不会再见到他了,她却沉溺于自己的世界,自顾自说话,但是我相信泰明是一定会知道的。

《一生的心愿》,小豆豆一生的心愿——买那只马上可能就会死去的小鸡,结果第四天、第五天,两只小鸡接连死去了。那句:还供上一枝小花,体现出小豆豆的天真。盒子里还落了几根羽毛、不由得咬紧牙关,都显出小豆豆对一件小事物的怀念,毕竟是她“一生的心愿”啊!最后那句总结的也很好:“一生的心愿就这么早早的夭折了,这是小豆豆一生中第一次品尝到“别离”的滋味。

此外,小豆豆怕记不住野炊的地方,竟在回家时一遍一遍反复念,野炊时捏耳垂的动作;舍不得把手里的车票交出来,一口气说了四个小时的话……小豆豆的天真和可爱是谁也不能及的。小林宗作校长,在《放回原处》小豆豆掏厕所时,只是说“弄完放回原处。”;一个瞌睡不打的听小豆豆说了四小时的话,也是对一个小孩儿的尊重;他独特的教育方式,每一节课可以自己学习自己喜爱的课程;还有饭前歌,让学生开心的吃饭。他带给人一种值得信任、依恋的感觉,就算在书上,依旧也能感受到。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15

我有一个习惯,看书之前先看书的封面,这次也不例外,从封面的图片中我猜想这是一个关于一个小女孩的故事,从封面的文字介绍中我知道了这是一本很受大家欢迎的书籍、获得了诸多的大奖,我于是产生了好奇,是什么样的书得到了这么大的肯定,带着好奇打开了图书,用了一天的时间看完了此本书,也明白了这本书为什么会这么畅销,因为书中的学校环境及教育工作者都是人们心中所想的,但却是绝大多数的人遇不到的,越是得不到,人们对书中的描绘就越加向往……

这本书我看完后有了以下几个感悟:

1、故事主角小豆豆的开朗和豁达,当所有人把关注点全都放到小林校长和她的环境时,我首先看到的是小豆豆身上自身的可贵品质,当豆豆把钱包掉在了粪池里时,她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哭泣、或者干脆放弃,或者找老师找同学帮忙,而是自己特别有主见的去拿够钱包的工具,我看到了她的独立和自主,接着就是自己掏粪池,掏了半天也没掏出来自己的东西,脏东西堆的像一座山时还是没有找到,换位思考如果是我的话会满腹抱怨:哎呀,我的钱包还是没找到,白干了。可是小豆豆不这样想,她觉得虽然没找到,但是很满足,因为她干了很多活啊!你瞧,多好的心态,我们成人似乎就太注重结果了,如果结果如我们所愿,我们可能对前期的付出不会太多的计较,但是如果发现付出没有结果时,就会满腹牢骚,看不到过程之美。

2、豆豆伟大又宽容的妈妈:比如当老师把豆豆妈妈叫来,一直给豆豆妈妈说豆豆的缺点,甚至说要退学,如果普通的妈妈估计会被气愤冲昏了头脑,不停的训斥孩子,可是她的妈妈并没有,而是很平和的和豆豆聊天,继续为其选择了一个合适的学校。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找到了一所合适的`学校,小豆豆的自信心被妈妈保护得完好无损,为小豆豆一生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也明白了小豆豆为什么会有这么优秀的性格,作为一个孩子的母亲,我此时也给自己提了一个警钟。

3、懂孩子爱孩子尊重孩子的小林校长:在小林校长创办的“巴学园”里,他用废弃的电车改装成上课的教室,新鲜的上课环境使学生们特别兴奋,其实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也可以时常变化一下孩子们的学习环境,比如调换一下座位,更换教室的装饰都可以保持他们的新鲜感,另外巴学园里的午饭也很特别,用小林校长的话来说是“山里的东西”和“海里的东西”。普普通通的菜被小林校长用幽默的话语一说,一下子就变成了山珍海味,可见语言的重要性,不容小觑。还有小林校长对每一位同学都用了欣赏的眼光,发现了每个人的优点,并能做到因材施教,作为一名母亲,我希望我的孩子遇到的老师也是理解孩子、爱孩子的、能引导孩子朝着自己最善长的方向健康成长,作为一名教师,面对这么多的孩子,我总觉得能看到他们父母眼中对孩子及对我的期望,我也会以我对自己孩子老师的期望要求自己,一开始我时常觉得自己30岁入职教师这个行业太晚了,再加上已经有了家庭和孩子太过于分神,但在实际工作之中,我反而特别庆幸,我觉得先成为了一名母亲之后再去做老师是一个很好的起点,能对孩子们更理解一些、包容一些,我很喜欢我的工作,我也希望自己能始终不忘初心,用心用爱去教育,若干年后再遇到这帮孩子们能无愧的面对他们,敢说一句:对你们,老师尽心了!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大全(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