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风物志调查报告

2022-03-03 07:30:32
家乡风物志调查报告(精选5篇)

篇一:家乡风物志调查报告

兵马司胡同——胡同与文化保护

高一(10)班 王若兮

我的调查对象是北京兵马司胡同。

兵马司胡同位于西四南大街西侧,南侧是丰盛胡同、辟才胡同。

这次调查我查阅了资料、走了一遍兵马司胡同,并且找到了我的老师和路边的两位老爷爷做采访。

名叫兵马司胡同,一定与兵马司有关。查阅资料可知,兵马司是一种官职,文职京官,起源于元世祖至元九年,负责“掌捕盗贼羁押案犯事宜”,相当于现在的公安局。明代北京内城设有中、东、西、南、北五城兵马司负责地面治安捕盗,而西城兵马司就设在兵马司胡同。这个官职后来也取消了,而且我调查时,并没有发现保留下来的与兵马司有关的痕迹。

这条胡同与我所想的有点不一样。原以为胡同都应该有狭窄的路、低矮的屋檐和装饰优雅的大门,但兵马司胡同将古老的屋墙与现代的楼房穿插起来,这样的改造应该是为了居民更好的生活起居。据我的老师说,在她小时候(四十年前)她就住在楼房里,而她的一些同学住在标准的四合院里。路面、供水供电一直都没有什么大的变动,在她小时候,只是现在加了互联网。后来又采访了一位老爷爷,他告诉我其实现在的兵马司胡同只剩了半条,另一半拆迁了要盖高楼,好久以前就开始干了,现在还没盖完。

那就说这半条胡同吧。街道比较宽敞,在路边停上私家车后汽车还可以轻松地开进开出。一些楼房用“老墙”围起来围出小院子,尽管刻出了一些古典的花纹,但那种壁身上的雕刻应该用于影壁,而不是直接放在路上。不知道那是不是原来老四合院中的影壁。路边都是北京标志的国槐。虽然有人来往,但胡同里还是非常的安静,静得我都可以听见自己的脚步声。

这一路上,最明显的一个院子应该就是兵马司15号了,院子大门前挂着“地质调查所图书馆”,可实际里面是一个居民区。前有一栋绘有一颗红星的三层现代式建筑,后有几栋单层小房子。院子里种着辣椒、丝瓜,居民抱着孩子聊着天。如果不是查了资料,我一定只会觉得以地质所命名一个普通院子莫名其妙。但其实这个原地址写的是兵马司胡同9号的院子,是民国时期的著名科学机构——中国地质调查所的所址。该所于1913年成立,1916年迁入兵马司胡同9号(现在的兵马司胡同15号)。当时依靠社会捐助形成了3栋建筑:图书馆楼、办公楼和燃料研究室楼。兵马司9号是一个多学科开拓的科学机构,是当时中国地质学,包括矿床学、石油地质学、古生物学等学科的学术中心,具有不小的贡献,如该调查所发现了第一个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其土壤研究室组织了第一次全国土壤调查。1935年8月,中国地质调查所迁到了南京。既然地质所迁走了,为什么这离不开个地质博物馆呢?但没有,“文革”之后,这里被被作为民宅和库房使用,据2014年的资料,这里实际住户多达70户,包括临时住户。我迈进楼房大门,只见昏暗的楼道里堆满了杂物。这令我有些失望。

离开兵马司胡同15号,在巷子里走走。修机器的几个人聊着天,两个老太太在路上见面互相问候,还有一个老太太静静地坐在四合院门口。我以前读过文章讲述老北京胡同里的吆喝,还有胡同里许多买卖、游戏,今天却都没有见到。我的老师回忆说:“那个时候也没有辅导班儿,也没有什么培训机构,孩子回来写完作业就是玩儿,真的是特别亲近自然。而且孩子之间,你想家里都不是独生子女,都有兄弟姐妹啊,然后也有小伙伴儿,真的是不孤单,什么都玩儿。跳绳啊,跳皮筋儿啊,玩沙包儿啊,跳房子呀,爬树啊,打乒乓球啊,逮人儿啊。”那为老爷爷也说:“我住这五十多年了,那时这还有个小学,孩子们就聚起来一起玩儿,邻里关系非常好。”“现在大家关系一般般,没什么特别的。”另一位老爷爷出门到垃圾时补充说。那是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与现在真的很不一样。我询问我老师关于令她印象深刻的胡同生活片段,她笑着分享说她上小学的时候,学校号召他们放学以后在胡同里面那个去打国槐籽儿,那种像豆荚一样一串儿一串儿的。弄回来以后要把它剥开,把黏极了的种子泡一泡交上给学校,学校用来要种树。“胡同里面槐树打药,到处都是吊死鬼儿啊,还有在大院儿里玩儿的时候,树上的洋辣子呀,天牛啊,嗯,就是说孩子的世界里面都是跟胡同儿、院子、小伙伴、昆虫都是有关系的。”老师说。槐树落叶了,可我这次胡同考察没有捕捉到任何一处童趣的景象,唯一见到了一个坐在门口、百无聊赖的孩子。

对兵马司胡同的调查到这里就结束了,许多内容我其实都没想到。我没想到胡同只剩了半条,我没想到这里有个地质所也没想到它的现状,我没想到现在这里难以找到老北京的影子。是的,现在为了更好的生活是不可能留下来所有的胡同文化的,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我们有了城市生活,有了更好的消费,我们没有回首的必要。但文化是记忆的汇聚,有那么多老北京童年最美的回忆汇聚在幽静的胡同中,作为北京的孩子,我们有义务留下这份文化。我在来兵马司胡同之前去过东四、史家胡同博物馆,感觉内容比较杂乱,难以在心中留下印象。不只是胡同,这是文化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总会面对的问题,每一处古迹要留下来都分外艰难。我的内心也很纠结。但其实兵马司胡同可以做得更好。那些大院可以清扫清扫,尤其是兵马司15号的楼房,对每户人家的生活环境再进行深入的调查。或许一些人可以搬离胡同,到更方便的地方生活;再开出来一个地方做地址所的纪念馆、胡同文化的宝箱。

希望以后兵马司胡同能变的更好。

篇二:家乡风物志调查报告

琉璃厂——一个不一样的北京

高一(3)班 李映婵

本文尝试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琉璃厂是在北京是一种什么文化象征?这种文化在今天有何表现和价值?

四九城内,中轴线旁,有这么一个狭长街巷,笔墨纸砚,书画印章,无书不藏,人们叫它---“琉璃厂”。

作为每个人都知道的街巷,它不可避免的有着属于自己的“刻板印象”,我于是乎采访了几个熟悉的人,

“文化人的地儿”

“感觉特别的高雅”“传统文化的文雅”“文化气息浓厚”。

这是他们给出的答案,可以归纳出,他们对于琉璃厂的最主要印象可分为“高雅”“文化”二词,前者是对后者的定性描述,毕竟文化有很多种,阳春白雪下里巴人,传统文化外来文化。而这种文化承载着北京乃至中国人对“文化”最传统,最天经地义的认识:古往今来的读书人不外乎如此么,舞文弄墨,有时闲情来了,鉴赏个书画,那就更显风雅了。另外,这种传统的中国文化,不可避免的,被限定在一个圈层里,每种文化都有局限性,但与如今大众流行文化相比,这种文化就算在其最流行的年代,科举时代,也只占当时很小很小部分人,也就是读书人圈层里,古代的士人阶层里,那么点了,对于数量庞杂的市井细民们,是无论如何都融不进去的。

初步的调查结束了,理清一些思路之后,对于琉璃厂的文化象征,好像有了一些模糊的面容,但是,显然我的初步调查的采访对象,具有相当的局限性。我采访的,都是像我一样的市井细民,我们旁 ……此处隐藏6149个字……品回头率的关键。俗话说,留住老顾客就要留住他们的胃,关键产品的保留对于“回头率”来说至关重要。在调查中,绝大部分被喜爱的产品为传统品种,牛舌饼、拿破仑等更是家喻户晓的老品种。由于顾客大多为中老年人,他们更容易接受曾经吃过的口味,凭借过去的经验购买,因此,为了留住他们的“胃”,稻香村更需要留住传统糕点。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保证品质同样是留住顾客的重要手段。随着现代产品需求量不断增高和市场竞争逐渐激烈,众多商业开始通过降低成本来获得利润,如另一老字号同仁堂,几年前被爆出使用过期蜂蜜制药,失了不少信誉。而稻香村开业至今依旧保持活力,便是因为多年来,北京稻香村在生产过程中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一套具有北京稻香村特色的食品质量安全管控体系。2002年,北京稻香村通过了质量、环境、食品安全三体系认证;2005年更是作为示范企业,在全国传统糕点行业率先通过了最新标准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认证;2015年,北京稻香村通过了能源管理体系认证。2010年1月,北京稻香村检测中心在全国焙烤行业率先通过国家认可委实验室CNAS 认可,实施了从原辅料采购到产品出厂的全程质量监测。

俗话说创业容易守业难,只有不断的创新才有新的生机活力。调查显示,近八成的线上调查顾客和全部的线下顾客认为稻香村的品种相对以前增加了。抹茶酥、雪花酥、蛋黄酥等新品可谓备受欢迎,此外,由传统点心改造而来的 “状元饼”、 “桂花味冰糕”和“绿豆冰糕”也广受年轻人的追捧。各种精美漂亮的新品琳琅满目,可谓“抓住”了新顾客的胃;同时,新上市的木糖醇系列也广受老年人群的喜爱。北京稻香村也渐渐不满足于糕点,将产业拓展到老北京家常小吃、散装零食售卖等等。正是这不断的创新,不断的发展,不断的探索,新的品种去了又留,稻香村才源源不断地吸引各种年龄的、五湖四海的顾客来此品尝,也正是这些新加入的他们成为老字号的新鲜血液,供她“弥新”。

北京稻香村特色糕点如何做到历久弥新?是她以顾客为本的理念,她悠久而值得信任的品牌,或是她骨子里的那份传统的北京风气?当然,还有最重要的创新精神——以传统为基础的创新。

篇五:家乡风物志调查报告

属于昨天、今天、明天的北京文化

高一(5)班 王江涵

如果问起北京最古老的商业区在哪儿?一定会有不少人很自然地想起前门大街、花市和大栅栏街。其实,老北京最古老的商业区在今天的钟楼、鼓楼一带。

历经七百多年的兵火和变迁,很难再从散佚的史料中查找到京城商业区的详细记载。但是,在史料中依然清晰可见关于钟鼓楼一带商业区的记载,它自元代起发展,历经七百多年经久不衰,至今尚保留着古老商业区的规模和形制。今天老北京仍有“东四、西单、鼓楼前”之说,可见这一带的商业区是得到大部分市民的公认和肯定的。

为更加深入地认识其历史变迁和现状,我利用十一假期来到位于北京中轴线东侧,北起鼓楼东大街,南至平安大街的南锣鼓巷,通过对这里居民和经营者的访谈调查,全面了解了南锣鼓巷的悠久历史及发展,当今所处的环境的情况,有什么样的需求,以及目前当地商铺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南锣鼓巷胡同,宽8米,全长787米,于元大都同期建成。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已有740多年的历史。也位列规划中的25片旧城保护区之中。因其地势中间高、南北低,如一驼背人,故名罗锅巷。到了清朝,改称南锣鼓巷。

它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是我国完整保存着元代胡同院落肌理、规模最大、品级最高、资源最丰富的棋盘式传统民居区,也是最富有老北京风情的街巷。周边胡同里各种形制的府邸、宅院多姿多彩,厚重深邃。南锣鼓巷及周边区域曾是元大都的市中心,明清时期则更是一处大富大贵之地,这里的街街巷巷挤满了达官显贵,王府豪庭数不胜数,直到清王朝覆灭后,南锣鼓巷的繁华也跟着慢慢落幕。

随着现代创意产业、文化酒吧等时尚元素的融入,古老街巷尘封的历史文明,一夜间成为国际众多媒体热门推荐。并受到国内外游人“热捧”的“京城新名胜”和“文化休闲新驿站”。北京奥运会使南锣鼓巷商业的发展达到巅峰,诸多商铺齐聚南锣鼓巷,世界各地游客纷至沓来,小小的胡同已经成为对外展示中华文明的窗口。

同时,南锣鼓巷作为北京仍保持传统街坊格局、传统四合院和文物相对集中的地段,在整个北京旧城保护与更新的工作中也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我的第一个访谈对象是一位老爷爷。他从65年就搬到了南锣鼓巷,算的上这里的老住户了。我问他近些年来的改造对她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老爷爷语气立刻变得激动起来,他对我说她还是喜欢原来在四合院里的那种生活,那时候邻居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经常有交流。而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好像疏远了,尤其是对他这样的老人来说,觉得很不习惯。除此之外,他还提到了改造之后的另外的一些矛盾。比如当附近改造成商业区之后,人来人往,虽然这里治安还是不错,但喧嚣的商业街还是会影响附近居民的生活。

在谈话中,我清楚地了解到了老爷爷对胡同深厚的感情,最后我还问他是愿意住四合院还是楼房?老爷爷果断地回答道:“当然是四合院呀。”

在和老爷爷谈话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一位在胡同里生活了几十年的老居民对胡同改造的看法。尽管住在胡同里条件可能比不上住在楼房,但是他们还是坚持选择留下,那是他们对胡同深深的依恋……

接下来,我采访了一位捏糖人商铺的经营者。很令人吃惊的是,他的看法居然和居民的有很大分歧。我问他目前经营面临的问题有哪些?他抱怨附近的房子的租价很高,交通不方便等等。于是我又问他对胡同改造有何看法?他说尽管面临诸多问题,但他其实还是十分认同将胡同改造成一条商业街。在他看来,这样的改造赋予了胡同新的活力,而且可以更好地保护文化遗产。重要的是,这样的商业街,给像他这样的人提供了劳动的机会,能够解决很多其他问题。此外,他还建议这样的商业街应该多开发几条。

采访过程中,我特意观察了一下,一个成本不过几毛钱的糖和小木棒,所需时间不过四五分钟,师傅就可以捏好一个糖人,单价可以卖到四五十元一个。但师傅却说南锣鼓巷带给他的收入依然令他们失望,他原本设想的胡同的面貌已经看不到了,南锣鼓巷已然失去了原来的特色和神韵…听到这里,我不禁感慨万千。

回到家后,我陷入了沉思……我想南锣鼓巷作为北京的一块风水宝地,怎样弘扬继承老北京文化始终会是它面临的最大的问题。虽然南锣鼓巷名声在外,可如此现状是否就是一种正确的胡同文化保护的方式,也还是不能定论。

怀念老北京的人喜欢这里,因为这里有最地道的北京味儿,从明朝将军到满清末代皇后、从文学大师到画坛巨匠,这里的每一个宅院都有数不尽的人物风流;蓝眼睛白皮肤的老外喜欢这里,因为这里有他们一贯的雅致情调和浪漫情怀,很多小店光听店名就让人无限神往。门外是古老中国胡同的往日尘烟,门里是翻新仿古的旗袍唐装胭脂口红。似有似无间,仿佛在古今交错的时间里徜徉,在中西合壁的空间里感受传统与时尚的激情碰撞。

就是这般矛盾,却又难以置信地和谐。让人不禁感叹,原来北京可以如此悠然……

《家乡风物志调查报告(精选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1609127